交代哈利波特故事的過場續集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2009)/**

2009年10月31日
Posted by P.

 長篇的哈利波特電影似乎已經變成電影公司撈錢的工具,而對戲迷來說,個集的哈利波特電影像是電視連續劇的一集,雖然沒有獨到之處,可是似乎也是了解整個故事必看的片段.

這一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就是這樣的產物,若沒有看過前幾集,這部電影沒頭沒尾,甚至開場結尾前後都搭不上,很多片段更是沒頭沒腦的獨立事件,純粹為了交代劇情而存在.比方說前面一大段的感情戲,就是為了交代一路走來的愛情劇情. 角色更是限縮哈利三劍客-哈利妙麗榮恩身上,加上熟悉的鄧不利多,石內卜等幾位老師就打混過去了,場景更是限縮幾場固定的地方固定出現,好像在看電視劇.要等到結局前30分鐘,才開始出現劇情轉折,導出最後也是唯一的動作戲.

雖然哈利波特的電影已經演變成連續劇的型態,但是每集還是有期待之處,那就是因為不同導演不同製作班底所呈現的與眾不同的魔法視覺表現,那魔幻世界的特效,若有過人之處,還是讓人覺得值得一看. 就好像看小叮噹一樣,每集總期待出現不同的道具,在哈利波特電影,期待的就是不同的魔法表現.

可惜這片的魔法的視覺設計並沒有期待中精采,也無法產生當年看到飛天車,會動的照片,魁地奇及飛天掃把,等等驚奇的感受.唯一這部創新出現的魔法就是記憶墨水,將墜入水中的墨水絲化作具體的形象,雖然創意不錯,可是也沒有到達讓人嘖嘖稱奇的地步,只能算是中等符合期待的表現. 除此之外,這片似乎也找不出更值得一提的部分了.

也因此讓我不禁懷疑哈利波特電影還有多少的誠意,願意花腦筋在突破原有系列的表現,而非只是得過且過,以省錢為目的,將電影拍成影集,保守的以賺忠誠影迷的錢當作目標.

導演David Yates拍攝哈利波特電影之前的作品,幾乎都是電視作品,也讓我對日後此系列的表現不敢期待太多,或許等待DVD全集出現一次看得夠將是比較不會失望的做法.

總而言之,本片跟其他哈利波特電影相比,算是排行在底部的作品, 兩顆星不推薦,喜好追蹤哈利波特的故事迷或許可以一看.


連結:

MRT
m_m_mirage

Labels: , , ,

罪與錯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1989)

Posted by P.

電影裡面出現電影有時候是很有趣的,影迷們更是喜歡這種電影給觀眾的考驗.




*Mr. & Mrs. Smith




*Bruno Bakery



*當年的油價

連結:


《愛與罪》電影筆記

孤疑/孤兒怨/Orphan (2009)

2009年10月30日
Posted by P.

首先要稱讚這片選了一個超級政治不正確的主題,邪惡的小孩. 小孩這麼可愛,怎麼可以是壞人呢,尤其是可憐孤兒院的小孩! 多虧這樣的主題,在上映之出,受到了不少團體組織的關愛跟抗議,為片商增加不少擴大票房收入的籌碼.

這部片設定的背景是一家收入及社會地位都不錯的家庭,因此場景的設計都環繞著這樣的想法:







*Macbook跟iMac等在電影的獨霸已經不用多述,不過這片出現了iphone.





*Guitar hero已經深入民間,便成電玩的代表,除了這片之外,更早之前south park更是以這個遊戲發展出一集故事








*連鋼琴也都不馬乎,這是steinway & sons鋼琴








*網路搜尋很好用,這個是在說character-disturbed children,不過這些網頁真的存在嗎?



*Lexus RX330總算登上大螢幕了!

我也要在The proposal裡面的包包啊!

2009年10月29日
Posted by P.

猜猜看,在電影The proposal中,Sandra Bullock主演的角色拿了哪些包包呢?

這裡有一些線索

據說有Hermès Birkin, Prada tote

喜歡高跟鞋的可能會注意到Christian Louboutins

當然男主角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拿的是這個Filson Duffle Bag

愛瞎的也可以看這裡

Labels: ,

地獄魔咒drag me to hell(2009)/***

Posted by P.

房貸欠繳,銀行不給延展,到底是誰的錯,銀行行員該不該為此下地獄呢?


drag me to hell(地獄巫門)即是在討論這個在後次級房貸泡沫經濟衰退的時代的最熱門話題, 到底是誰的錯,是銀行黑心,還是屋主貪財呢?



整片的結局似乎是為不同結局做準備,也就是說,如果必要的話,影片可以剪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滿足觀眾的喜好.因為這讓戲外的討論似乎更有趣,到底不同地區的觀眾,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如何呢? 是希望行員死的人多,還是希望行員活的人多呢?到底片商有沒有準備不同的結局我不知道,只好先把看到的版本當作是美國人的主流意見了!


整片片長不長,節奏平順,雖然起伏不大,但恐怖中帶點好笑, 雖然對恐怖片迷來說,可能口味不夠重,但是對一般觀眾來說,如果想要經歷一下心跳加速的緊張刺激,或是在心理上報復一下可惡的銀行行員,這是不錯的娛樂選擇,三顆星推薦.

Labels: , , ,

老學究的綺麗幻想: whatever works (2009)/總之得就得/怎樣都行/***

Posted by P.

雖無創新獨特之處,但伍迪艾倫又回歸其本色的成熟之作whatever works仍然足以令人捧腹大笑.

whatever works部片回歸了幾個熟悉的伍迪艾倫技法,配上完整的結構,讓電影流暢一氣喝成.其實這也難怪,本片的劇本是他寫於1970左右的老劇本,配上他磨練多年的拍片功夫,就變成這種老酒心瓶的模樣.其中有像Annie Hall(1977)般對著鏡頭講話的片段,像是單人脫口秀般的喋喋不休,主角自我後設的想像跟推論,對人生哲學大道理的探討,還有Mighty Aphrodite(1995)般書呆子無可就藥的可愛無知的美女.

就連配樂也不例外,混搭了伍迪艾倫最喜歡的爵士樂跟古典樂,尤其是古典樂的部分,他總是能將熟悉到不能在熟悉的古典樂片段賦予新的意義,這片中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一段更是精采.

這片中老梗多不勝數,尤其是所有的電影中出現的搭訕通通都是老梗,但我將其視做一種對人生或戲劇老梗的諷刺,就像電影主角Boris所言,有些時候,還是這些經典老梗描寫得精確(Sometimes a cliche is the best way to make one's point). 而這些老梗也反映出這片的思想,或許人生並不是這麼特別,但就算老梗,也足以歡樂一下.

就像裡面,年輕男主角假裝買絲巾請女主角Melodie St. Ann Celestine來幫忙挑,天阿,這不是經典到足以寫進搭訕手冊裡面的手法嗎? 還有那句:你不知道你有多漂亮.幾乎是從男人百大謊言庫中挑選出來的台詞. 還有那個碰巧出現,幾乎是路人皆知的萬用手法了.


最妙的還是在Boris求婚那段, 男人想要的其實是別的男人想要的女人,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一但有別的男人要搶,馬上忌妒心發作,佔有慾升高,恨不得馬上宣告所有權.


南方美女父親同性戀出櫃一段是我覺得老梗到有點厭煩的部分,整個架構幾乎就跟American beauty一樣,因為壓抑自己的同性戀傾向,於是便得恐同症.


伍迪艾倫導演風格裡面,有一個我很欣賞的部分就是他總是很有創意的挑選一段故事裡面選擇呈現的片段, 這往往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就算是非常老套的情節. 比方說,對於結婚, 通常一般的選擇是選擇拍攝求婚的當頭,或是結婚交換戒指的教堂畫面,可是他選的卻是登記完結婚後,步出政府機關的剎那,也因此可以突顯他所要在這一情節中強調的地方,在這裡,或許是那種木以成舟,生米煮成熟飯的感覺,那種終於到手的感覺,而非一般敘事的作用或是強調浪漫的過程.


在主題上,我比較有興趣的主題是伍迪艾倫電影對3P的態度,從Vicky Cristina Barcelona中兩女一男,但這部片出現的兩男一女,讓我想到伍迪艾倫愛上自己養女的陳年舊事,不知道他是不是有興趣朝此發展呢.


在哲學思想上,這部片或許反映了他自身老年的現實折衷的見解,也就是什麼都是不確定的,唯一不變的就是人人都邁向死亡,所以whatever works,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吧,說悲觀虛無到也不見得,說積極進取更是不可能,比較恰當的說法應該是現實吧,就事論事,現實就是這樣,其他的思想都是漂浮在空中的,或有或無,就看他對這短暫的人生帶來些什麼吧.


最後要說一下本片的製作,幾乎所有的外景都在中國城裡出現,我認為算是蠻聰明的做法,利用中國城多變的面貌,讓背景不至於無聊,但有可以把拍片地點限制在一定的範圍能,節省成本.

最後,三顆星推薦



連結:
Leona

男女生了沒 The ugly truth (2009)/***

2009年10月27日
Posted by P.

餐廳一段高潮戲,向浪漫喜劇經典當哈利遇到莎莉致敬,同樣是女生在餐廳中尖叫, 同樣讓其他女人羨慕也要點同樣的餐點,只是終於在過了20年後,女人終於不用在餐廳裝高潮,而是可以真的享受高潮,不同的是,男人一樣無法分辨真假.


三顆星推薦.



連結:
太郎

燦爛時光 The best of Youth (2003) 的顏色選擇

Posted by P.

The best of Youth是義大利的國族電影,透過一對兄弟探索義大利的近代史,也因此在挑選顏色的時候,為三的選擇大概就是義大利國旗的綠白紅三色.而事實上,開場不久,我們就看到電影選擇性的呈現這三個顏色.其中最有趣的選擇是以藍色取代綠色. 因為綠色不好呈現,所以偏綠的藍色或淡藍色出現.而除了實務上的因素外,在歷史上,原本義大利的國旗是藍白紅三色,到了1796年後才由綠色取代藍色,也因此這樣的選擇也反映了義大利的歷史.

一開場就是廣泛的藍色,包括主角的服裝,而紅色在背景中點綴出現,其後才出現以紅色色調主導的畫面.但是如果把最前面上字幕的片頭也算在內的話,紅色可以算是第一個出現的顏色,片頭開場字幕的背景顏色就是偏紅的土色系.



*這是很經典的把藍白紅三色混合出現, 雖然在大部分的片段,導演是選擇強調單一色調,一次只呈現一種顏色. 另外,義大利的經典磨卡壺也出現在這個片段中.










*這個畫面裡面男女主角都是身穿藍色系的衣服,讓剛出場不久的兩人有兩人是一對的感覺,當然,很難不去注意到第二張途中男主角穿的是Lee牛仔褲,最後一張則出現了Nikon相機,這些都不是義大利的.



*整個畫面是泛藍色調,對比之下,左上角當年左派偶像毛澤東的畫像,位置雖在角落,佔據的空間雖小,卻是整個畫面最顯眼的東西,低調的強調,不言而喻

心靈鐵窗Boy A (2007)

2009年10月26日
Posted by P.

Boy A的開場是一連串封閉的空間,三個連續時間下的主要場景空間,全部都在室內,而且是極度封閉的,這標示著這個電影是低沉封閉內省的風格.








在最後臥室的場景中,主角男孩躺在床上,陷入回憶後,畫面在轉到一個空曠的景色,可是在這個學校場景,馬上又出現異常高大充滿表現主義風格的磚牆,


Labels:

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 (1961)/**

Posted by P.

快轉一直是我認為DVD播放器最神奇的功能,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快轉破壞了電影本身,但很多時候,快轉反而讓電影可以得以重生.比方說這部雷奈的名作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就很適合4-8倍速的快轉,若不是快轉幫忙,恐怕就看不出這片的趣味來,若不是快轉,恐怕也很多人會把這片束之高閣.

關於本片,看電影當年的原版預告片有助於了解電影的企圖心,故事大綱,敘事手法,觀影技巧等,看完以後,真是覺得當年的預告片真是佛心來著的,這麼關心觀眾(或是票房),不像現在有些電影的姿態就是一副看不懂活該的樣子.

除了預告片,開場的幾分鐘也是值得用心以原速度欣賞,因為開場的Establishment Shot通常都是表達電影風格敘事的片段,而本片的風格跟敘事手法都很特別,也是其足以留名的地方.

片中出現許多印象,相片轉便成會動的影片的片段,這方面在大國民裡面有更明顯的表現,對這個有興趣的,或許可以兩者相互比較.

而類似的片段也可以看成是幾個主角輪流演出,當一些主角動作的時候,其他的人卻是完全靜止的,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就像是駭客任務中玩弄的bullet time,扭曲時間跟空間造成只有想像中會出現的畫面,而這部1961年的電影,雖然沒有玩弄任何電腦後製,卻也手工打造出同樣類似的效果,不得不佩服其中的創意.

話說回來雖然這片在敘事有許多獨特之處,可是玩弄敘事手法正好也是近幾十年來的顯學,也因更多近代的電影同樣可觀並且青出於藍,因此小結就是兩顆星看不看隨你,喜歡看好吃又好消化電影的可以跳過,如果對電影史有興趣,或許值得一看.


連結:
邱鴻安
Roger Ebert

NEXT/關鍵下一秒(2007)

2009年10月24日
Posted by P.

電影NEXT/關鍵下一秒的故事設定很扯:有一個人可以預測兩分鍾後的未來,為什麼? 因為沒有什麼事不可能阿!
好吧~我們可以接受以上說法(同時也接受很扯的FBI幹員要找這個預想家解除核彈危機 )。

我不能接受的是最後兩分鍾的結尾。
老套的編劇說,不能在最後加入隨機的意外,而這部片就是示範了為什麼這樣的隨機劇情不好。

這是另一部第六感式的電影,電影在最後一分鍾推翻了所有前面的假設。
為什麼第六感成功,而這部失敗呢 因為他並沒有真正推翻,而只是重複了佔據整部片大半的敘事手法: 就是不段的呈現一段現實,然後跟大家講這只是他的預見,如果到了最後一刻 還只是崇副玩弄相同的手法,只會讓整部片沒有任何基礎可以讓觀眾產生共鳴,因為畢竟 到最後,觀眾也可以解釋: 我門所見的結局,也只是另一個預見。既然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想像,那我們也可以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而不用看這部電影了。

如果硬要改造這部片的結尾,我想在主角在旅館床上預見完醒來後,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 至少可以保留住驚喜感。我知道導演編劇想表達那句:當我們看著未來,未來就會改變。
但我不認為這是多麼了不起的tag line。不如留下伏筆,讓觀眾自己想像。

其實有幾段動作場面不錯,導演拍過die anther day 也算是會拍動作片的。但是給主角會預測未來,絕對死不了的假設給害慘了。既然主角死不了,那場面在危險也不夠緊張,激不起觀眾的感覺。至少應該讓主角沒事受到一些擦傷,增加點人性,比較容易讓觀眾投入跟移情。



最後如果你不欣賞這種"一切都是夢"型的電影那碰到這部你絕對要說:NEXT!!

 *2008/10/24

Labels: , ,

青春影迷的大補帖 I Love You, Beth Cooper (2009) 校花我愛你/貝絲庫柏,我愛你/***

2009年10月22日
Posted by P.

I love you, Beth Cooper是拍給影迷的電影,如果不是這麼執著,已經拍過兩部哈利波特的Chris Columbus犯不著拍這樣的青春喜劇.在影片中裡面那位滿口電影經典台詞的高中生Rich,更是最好的證明,說明癡迷的程度

就像喜歡看香港動作片或美國B級動作片的歐美影迷會喜歡Quentin Tarantino的怪怪影片, 喜歡青春成長電影的觀眾,也會喜歡這部電影. 不過或許和動作片,科幻片不同的是,喜歡成長電影或是YA片或許是種難以向外人道出的偏好,或是成長電影的影迷不斷的成長然後離開並且選擇遺忘, 或是沒有人看一輩子青春片,總之,缺少了對前後幾代青春片的執迷,一些舖給影迷的梗或許就不是那麼有趣,那麼勾起許多歡樂的關影經驗. 這也或許是為什麼這部片受到影評一面倒的惡評,以及普普的票房.

這部片的類型可以算是青春版的公路電影,簡單說就是high-school-graduation-last-chance-to-tell-a-girl-you-love-her movie.

不過我更喜歡把他想成是不抽大麻的stoner movie,就是像harold and Kumar那種無厘頭的公路電影的劇情,但是去掉抽大麻的部分就是這部電影了: 一群人終於擺脫現實生活的總總牽絆,而專心在好好享受歡樂的一夜,於是什麼事都不奇怪,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而青春成長的部分呢? 就像stoner movie中,抽大麻後的迷幻作為引導這種什麼都不奇怪的氣氛的手段, 青春成長的部分在這電影也被用來架構這種什麼都不奇怪的氣氛,引導出種種冒險的情節.

先是模仿Dazed and Confused的開場,學生在放學後集體歡呼吆喝開車呼嘯而過,而其後的夜晚的冒險就是由Alice Cooper一曲熱血的School's Out開場.


主角是書呆子Denis, 他是一個將要進入史丹佛醫學院的高中畢業生,他在高中畢業典禮向全體師生致詞的時候,藉機向他仰慕以久卻從未交談過的校花啦啦隊長Beth Cooper告白,並邀請他到家裡一起狂歡,於是Denis和他從小到大的好朋友 Rich焦急的在家等待.

和大家預料的不同的是, 校花Beth和一幫姊妹竟然出現了在他家,這一段可以算是向上一世代的經典青春成長片say anything致敬,保留了那種只要有心,誰都追的到校花的精神,可惜應該當年的觀眾都不看青春成長片了吧.

Denis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很久,在一連串笨拙想討好Cooper的舉動後,校花充滿忌妒心的軍人男友Kevin跟他一幫混混,開著大聲播放Ride of the Valkyries的悍馬車趕到,於是在躲避Kevin追逐的過程中,Denis慢慢了解到Beth和他原先認識的不同,而過了這一夜,大家也從此分道揚鑣,邁向不同的未來.

這是一部角色主導的影片,所以有很多人都會提到和電影superbad的相似之處,有趣的是,雖然兩片同樣是處男男主角, I love you ,Beth Cooper的劇情卻是由女主角Beth推動的,也就是Beth拉著男主角Denis到處跑,並且及時拯救Denis.這種性別角色在主流青少年電影的轉變,在Juno以後逐漸成形,值得進一步觀察.


另一個更明顯性別角色的轉變,反應在配角群Rich跟Beth兩個朋友的感情發展上.雖然在美國派裡面,已經出現MILF,由女性帶領青春少男進入性愛的世界,不過這比較像是大人帶小孩,而非女帶男,倒是在Juno裡面,是由Juno帶著搞不清楚狀況的男生開始的,這片又將青春成長片帶到另一境界, 配角Rich的不確定自己的性別取向,雖然Denis等都認為他是gay,可是片子最後,當Beth的兩位好姊妹Treece和Cammie發現Rich竟然是直男但卻有所有gay的優點,於是兩人自告奮勇開導他,於是這場怪異的青少年3P兼初體驗竟然是由兩個女生所開始的.當然,這場戲的特殊之處不僅於此,當三人辦完事後坦承相見, 這群賀爾蒙過剩的少年這才卸下外在的偽裝, 坦承只是裝笨,進而互相欣賞.先上床後約會的情節竟然也出現在這個成長喜劇中,算得上反應當代成長喜劇或是青少年生活複雜的一面.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則是青春浪漫喜劇的結尾,最早浪漫喜劇以結婚結尾,當然幾十年前就已經不流行這套了,有一說認為Sleepless in Seattle(1993)開啟了浪漫喜劇以最終兩人得以面對面相識作為結尾,也就是當代兩個人能夠有閒有時間面對面下來,好好認真準備開始一段感情已經非常難得,足以成為浪漫的滿足. 而青春浪漫喜劇呢? 美國派一類的性成長電影一向以上床做結,來當做最終成長的證明,這部片中的兩對情侶卻是以類似sleepless in Seattle式的,若有似無的結尾,雖然男有情,女有意,但是在現實下,卻只能滿足當下的好感,而期待未來,卻無法預期更多,或是承諾更多.這樣的浪漫,是反應當代青少年感情生活的期待嗎或是不得不的現實呢?

最後,來一段影評v.s.觀眾吧,我們都知道,影評不是觀眾,觀眾也不是影評.







三顆星愛不愛看隨便你





連結:


Kyle Smith

精神分裂的重案對決 law abiding citizen (2009) /知法玩法/奉公守法/**

2009年10月19日
Posted by P.

Law abiding citizen(重案對決)有不錯的故事設定,一樁強盜殺人的案件因為檢察官Nick Rice(尼克)安排和罪犯協商的緣故,雖然讓其中一個搶匪伏法,卻輕放了另一個罪行其實比較嚴重的犯人.而案件中唯一倖存的生還者Clyde Shelton(克萊德),被害家庭中的父親,不但得忍受痛失妻女的痛苦,還得忍受正義無法聲張的痛苦,於是十年過去了,這個生還者決定自己討回公道,並且張揚法律的不正義.

片子的情節就此分叉,一個是討回公道,幫妻女報仇,血債血還的復仇動作戲,另一個是玩弄法律藉以彰顯法律系統荒謬無法伸張正義的諷刺法庭戲. 在劇情的趣味及深度上,當然是討戰法律系統荒謬的情節比較新鮮,具有話題性也讓人期待. 這也許也是本片編導的初衷,畢竟本片選了law abiding citizen這樣一個反諷法律系統的標題. 可惜的是,或許諷刺法律系統的情節編排難度頗高,於是在功力不足下,無法充分的伸張,滿足兩小時的電影,於是我們只在電影的前三分之一看到這樣的情節,而後就轉為誇張噁爛的缺乏說服力的復仇戲碼.這也難怪這部片的劇本在完成之後,又送給了其他編劇一修再修,可惜的是或許修整的大雜燴結果增加了賣座的可能--沉默的羔羊遇上SAW殺人魔,可是仍然無助改善劇情薄弱並且不一致的本質.




還好,對法律的諷刺的情節,仍然是本片最具可看的部分,我們看到原來的倖存者,犯下謀殺案後,由被害人轉為加害人後,如何藉由鑽研法律,得以有機會被假釋,並如何得以利用法律的運作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部分的情節,相信許多人都能產生共鳴.

可惜之後劇情急轉直下,主角變成像是SAW系列恐怖電影裡面的瘋狂殺人魔(99%影評都跟我一樣提到了SAW,這幾乎是大家的共識了),完全削滅的原先主角對抗法律系統的合理性,畢竟一個瘋子做出的行為,是沒有多大的價值,也無法讓社會有更多的反思. 這細微的差別就好像白米炸彈客跟瘋狂炸彈客的差別,前者或許可以讓人同理並且理解其行為,而後者則是完全的瘋狂,沒有任何可以理解或值得理解的部分.

最後結尾之爛,無庸置疑,在結尾前30分鐘呈現新的資訊本來就是編劇慣例的大忌,在本片荒謬劇情無解的情況下,只好神來一筆,勉強收尾,雖然企圖在劇情一路走來間舖梗,可惜本來就不是信福力高的編排,就算刻意安排了foreshadow預告一下,還是無濟於事.

在電影的影像表現上,呈現的是古典經典或是有點復古的風格. 以下挑選幾場印象比較深的紀錄一下.開場介紹電影場景用的幾個片段,由高處往下觀看費城,這個充滿美國傳統精神的城市,並且圍繞在幾個傳統,正義等等的象徵符號打轉,比方說town hall的William Penn雕像,算是蠻經典的開場.

前半段有一個警匪追逐的戲,就是逍遙法外的搶匪被警察追逐,然後跑到屋頂上,由一棟樓的屋頂跳到另一棟樓的屋頂,並且順便把槍枝丟棄,這個片段出現的時候,不免小小的驚訝了一下,活託是從西區考克的電影或是教父中跑出來的,想說雖是經典手法,可是幾乎完全仿效也拍的太經典了,不過倒是幫助營造了經典的氣氛.

在利用注射藥物處死其中一個搶匪的那場戲,則是有大膽的衝突式的蒙太奇剪輯,把注射處死搶匪跟檢察官女兒拉大提琴的畫面交相剪接在一起. 這種利用剪接不太相干的畫面的衝突來引發思考的做法,雖是古典,但在近來因為不常見也算新鮮.

主角入獄後跟檢察官在鳥籠般的監牢中審問,討價還價,試圖找到線索就下一個受害者的片段,光在預告片看到,就不難聯想到沉默的羔羊.

最後結局畫面中,那個假到不行的爆炸火場,圍繞著主角逐漸慢動作地燒起,好像是主角最終被地獄之火所吞沒,或是被自己的怒火所吞食,雖然不真實,但卻很漂亮,富有詩意.

在議題上,法律系統無法彰顯正義算是老議題了,過往彰顯的方式往往是透過復仇私刑,這片加上了法庭上以其人之道,還致其人之身的方法,增加了可看性. 另一個切入了議題是最近熱門的死刑問題,先是讓觀眾看到犯重罪的人被輕判,然後另一輕犯則被判了死刑這種明顯的誤判,來表達死刑可能造成的無法回復的誤判問題,然後要帶著觀眾觀賞死刑的執行,先告訴觀眾正式最人道的藥物注射,然後又讓行刑過程中出錯,讓受刑人痛苦不堪,露出猙獰面孔後掙扎死去,提醒觀眾在人道的表面下,死刑依然是殺人,而被殺者將承受無比痛苦的本質. 此外,本片還有觸及了法律系統政治的一面,比方說,法官的為所欲為,檢察官為了達成績效只好和罪犯達成協定等等,為觀眾提供啃瓜子聊天的話題.

選角上,多數配角的表現有目共睹,造成觀眾的移情作用讓本來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荒謬劇情增添幾分同理心跟同情,特別值得提及的包含演主角檢察官門徒Sarah Lowell的女演員Leslie Bibb,還有飾演市長的黑人女演員Viola Davis.可惜主角之一的檢察官Nick Rice角色還是選了黑人演員Jamie Foxx(傑米福克斯)飾演,並讓白人演員Gerard Butler(傑瑞德巴特勒)飾演聰明但是由善轉惡的壞人Clyde Shelton,這樣好萊烏政治正確的選擇,讓黑人扮演理智良心,白人扮演被矇蔽或扭曲的人性,雖然是市場運作的結果,可是也再度增強了種族角色在螢幕上的刻板印象.

配樂音效方面,或許是當代生活,音樂無所不在我們身邊,本片也和許多近期電影一樣,廣泛的使用畫面上出現的音樂來當做配樂的配樂手法.最精采的一段我認為是監獄中聽ipod配牛排,然後邀請獄友賞玩ipod的遙控器一段,把現實中音樂影響情緒跟電影裡音樂烘托情緒兩者間的虛幻與真實充分的融合,令人不寒而慄,相信ipod的音樂從來沒這麼恐怖過.

最後一提的是本片的導演是拍過Italian job跟Be cool的F. Gary Gray,看來又認識了一位有潛力拍爛片的導演,以後可以指名避免.

最後兩顆星要不要看隨便.



網摘:
Peter Bradshaw
太郎

怪獸大戰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2009)裡面用的是哪牌的電子琴阿!

2009年10月16日
Posted by P.

怪獸大戰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裡面總統大彈電子琴跟外星人溝通,這款電子琴來頭可不小唷,猜猜看,是什麼電子琴呢?



關於這電子琴的資料在這.

Labels: ,

The Vanishing(1988)

2009年10月10日
Posted by P.

好看的電影,看就是了,真正的驚悚片是讓人看完後還不寒而慄的,這片就有這種效果,因為情節的可信度很高,現實感很夠,讓看完後的逼真感久久不能散去,好像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化身為受害的主角,四顆星強力推薦.


Labels: ,

國家的發達之路: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2008)

2009年10月9日
Posted by P.

我常講,文學改編造就好劇本,這片又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改編自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同名巨作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帶領觀眾跟著主角-一個旅館服務生,回顧他一生和捷克在這短暫數十年間的滄海桑田.

裡面的鏡子,像是Dorian Gray的鏡子,照出主角自己的心路歷程. 而主角本身更像是面鏡子,透過服務生的本色,反映出週邊人物的內心世界,從最基本的,人人為五斗米折腰,到主角情竇初開後,不斷的看穿枕邊人內心世界的巧妙趣味,最精采的一段鏡子戲法,莫過於唯一兩次出現在鏡子前面的德國女,也是他的妻子,從一開始滿腦子納粹信仰,到後來對意識形態的失望,轉為追求現實的滿足,之間的轉折,透過兩場鏡子戲,不帶批判的趣味呈現.

性愛永遠都是最赤裸的,所以拿性愛來譬喻政治的戲法,總是既鮮明又充滿性愛本身的秘密趣味.墨西哥片你他媽的也是(Y Tu Mama Tambien),有這樣的趣味,這片捷克來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也有相同的趣味.服務生體察人性,壓抑自我,滿足他人內心慾望的看家本領,不只用在事業上可以一帆風順,用在床上,可是無往不利.主角的男女關係就有這些趣味,通常電影中男生征服世界,把女性當成戰勵品掠奪,這片的主角可不是這樣,他可是一路睡上去,靠著滿足女性,征服世界.

當然這片的趣味不只如此,因為文學改編,處處都有可以探討之處,光乍看平淡無奇的標題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在劇情的開展下,就在電影中呈現了多種趣味,更別說導演手法精練,畫面自然穿插些古怪奇趣,值得細細品味.


相關評論:
4res
聞天祥
藍祖蔚

The Proposal愛情限時簽(2009):故事佳製作差的浪漫喜劇/**

2009年10月2日
Posted by P.

The proposal的劇情故事架構不錯,回歸傳統的戀愛跟婚姻價值, 並且點到為止觸及移民及男女角色等議題,可是笑點安排的並不突出,執行製作上面也缺乏說服力,無法在浪漫喜劇中最重要的由不愛轉為愛的轉折劇情上說服我(簡單講,就是看不出Sandra Bullock跟Ryan Reynolds兩個人為什麼嚓得出愛的火花來),並且讓人感動,讓整體的說服力和可看性降低許多.也因此賣座可以想見,但卻是兩顆星不推薦.

劇情故事的觀察點在視婚姻為兒戲的當代,重提婚姻在戀愛中的價值.全片重頭到尾都沒有暗示名示兩個人在一起,這在近幾年的浪漫喜劇中也屬異類,雖然還是保持了肉體吸引力在戀愛中的重要性的主流價值(也可能只是為了方便編劇的捷徑),讓兩個人的關係在親吻跟坦承相見中滋長.

最後導演編劇等一票人挑戰浪漫喜劇類型的企圖心在電影最後中,放入像紀錄片風格的移民局官員訪談紀錄中顯現,這樣的風格,就是要效法哈利遇上波特中對戀愛命題的挑戰,在這裡,挑戰的是哪一個呢?






網摘:
autherouge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分類

2009 (84) 2008 (43) 喜劇 (40) 電影 (38) 美國 (36) ** (29) 圖解電影 (28) 2007 (26) 小說改編 (25) 2006 (20) 台灣 (19) 浪漫 (17) 真實改編 (16) *** (15) 品牌置入 (14) 動作 (13) debut (12) 女導演 (11) 伍迪艾倫 (10) 電影票房 (10) CC版 (9) * (8) 2005 (8) 紀錄片 (8) 輔導金 (8) 2010 (7) 教材 (7) 好萊塢 (6) 恐怖 (6) 戰爭 (6) 電影網站 (6) 1997 (5) Bill Murray (5) Wes Anderson (5) sci-fi (5) 愛情 (5) 法國 (5) 續集 (5) 翻拍 (5) 2004 (4) Quentin Tarantino (4) Steven Soderbergh (4) Vera Farmiga (4) list (4) 入圍沒得獎 (4) 前共產 (4) 動畫 (4) 影評 (4) 數位攝影 (4) 粉紅豹 (4) 紐約 (4) 英國 (4) 華語片 (4) 運動電影 (4) 1998 (3) 2001 (3) 2003 (3) Audrey Tautou (3) George Clooney (3) Julia Roberts (3) YA片 (3) arthouse (3) 丹麥 (3) 以色列 (3) 傳記 (3) 免費線上電影 (3) 加拿大 (3) 導演 (3) 日本 (3) 洛杉磯 (3) 清單 (3) 犯罪 (3) 男導演 (3) 1959 (2) 1984 (2) 1999 (2) 2002 (2) Atom Egoyan (2) Ben Affleck (2) Clive Owen (2) Edward Norton (2) Gerard Butler (2) Gus Van Sant (2) Jennifer Aniston (2) Jessica Simpson (2) Kate Winslet (2) Kevin Smith (2) Natalie Portman (2) Robert Altman (2) Steve Martin (2) Sylvester Stallone (2) Werner Herzog (2) Zooey Deschanel (2) x-men (2) 假電影真人生 (2) 公路電影 (2) 北歐 (2) 大衛林區 (2) 時光旅行 (2) 柯恩兄弟 (2) 桂綸鎂 (2) 比利時 (2) 種族問題 (2) 羅馬尼亞 (2) 群星焦點 (2) 義大利 (2) 蔡明亮 (2) 西班牙 (2) 覇凌 (2) 陳芯宜 (2) 電影雜想 (2) 韓國 (2) 驚悚 (2) 高達 (2) 黑人導演 (2) 黑人電影 (2) **** (1) ***** (1) 1895 (1) 1896 (1) 1961 (1) 1967 (1) 1972 (1) 1974 (1) 1982 (1) 1987 (1) 1988 (1) 1989 (1) 1992 (1) 1993 (1) 1995 (1) 2000 (1) 911 (1) Adam Sandler (1) Al Pacino (1) BAFTA (1) Baltimore (1) Bong Joon-ho (1) Charlie Kaufman (1) Chuck Palahniuk (1) Ellen Page (1) Francis Ford Coppola (1) Gael García Bernal (1) Jane Campion (1) Jason Reitman (1) Jim Carrey (1) Jim Jarmusch (1) John Malkovich (1) Jude Law (1) Katherine Heigl (1) Marion Cotillard (1) Meg Ryan (1) Michael Cera (1) Michael Haneke (1) Mike Leigh (1) Minnesota (1) Mirjana Karanovic (1) Mumblecore (1) New Jersey (1) Oliver Hirschbiegel (1) Paul Giamatti (1) Penélope Cruz (1) Roman Polanski (1) Sam Mendes (1) Tom Hanks (1) Wim Wenders (1) amy adams (1) cult (1) dogma95 (1) philip glass (1) 中東 (1) 久石讓 (1) 低成本 (1) 侯孝賢 (1) 倫敦 (1) 分割畫面 (1) 剪接 (1) 南歐 (1) 台灣電影 (1) 吸血鬼 (1) 坎城影展 (1) 墨西哥 (1) (1) 奧地利 (1) 奧斯卡獎 (1) 寵物 (1) 尼可拉斯凱吉 (1) 山繆傑克森 (1) 巴西 (1) 巴黎 (1) 德國 (1) 德語 (1) 德語片 (1) 懶人包 (1) 挪威 (1) 改編 (1) 政治 (1) 新浪潮 (1) 李安 (1) 李察吉爾 (1) 杜篤之 (1) 校園 (1) 樓一安 (1) 歌舞片 (1) 法語 (1) 波士頓 (1) 演員 (1) 演員導演 (1) 漫畫改編 (1) 猶太納粹 (1) 獨立製片 (1) 瑞典 (1) 瑞士 (1) 紐西蘭 (1) 線上免費電影 (1) 縱論電影 (1) 芮妮齊薇格 (1) 荷蘭 (1) 評論 (1) 貝托魯奇 (1) 道具 (1) 配樂 (1) 金獅獎 (1) 鍾孟宏 (1) 陳宏一 (1) 陳懷恩 (1) 電影分析 (1) 電影片頭 (1) 電影特效 (1) 非專業演員 (1) 韓語片 (1) 音樂 (1) 香港 (1) 黑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