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不了高達自己的一切安好Tout va bien (1972)/*

2009年12月31日
Posted by P.

高達自己的一切安好Tout va bien,骗不了高達自己,是一部他自己都不會認可的電影.雜亂分散的情感跟劇情,需要聰明的觀眾花費大量的心力去幫忙完成電影. 還好豐富的畫面和古怪的設計帶來驚喜,但仍然不值得花心思投入認真看完, 拍一個類似的電影讓其他人去頭痛或許更有價值.

我對這片最大的批評,恐怕來自高達自己所設下的標準:
“The problem is not to make political films but to make films politically.” —Jean-Luc Godard

我一向是相信內容決定形式,這片如果是目的要激勵電影系學生電影迷對電影的癡迷,或許還算成功. 但如果高達真的是有心透過本片達到他自己的政治目標,或是傳達些政治訊息,那這樣的一個影片,恐怕吸引不了什麼中產階級或是上流階級,甚至是自己的廣大勞工同志吧! 用他自己的標準來看Micheal Moore抨擊布希的華氏911或是號招對抗全球暖化的inconvenient truth,甚至是血Blood Diamond (2006)血鑽石甚至早期納粹的政治宣傳片等都比這片優秀,不論電影本身在電影史上的成就,這些電影都激起了一些討論,甚至一些政治運動,或是至少讓某些事情變成政治不正確,或喚醒大家都這些特定議題的注意.

造成這樣的結果,可能就幾種可能,一種是高達自己的虛偽,明明有能力拍出灑狗血或是喚醒觀眾特定政治意識的電影,卻在乎自己的電影巧思高於在乎包含他政治信仰等其他事情,因此寧願犧牲這些萊成就自己高人一等的電影清譽.而另一種可能,則是高達自己根本沒有這種駕馭這類型電影跟感動觀眾的能力.不論是哪種原因,都是令人失望的.

有些電影是來拿來刺激靈感,拓展對影像視覺的看法,不是拿來玩的,比方說這片,所以一顆星不推薦,想尋找靈感的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相關連結:

Labels: , ,

高達的Tout va bien 和拍攝建築物的剖面

Posted by P.

看過Wes Anderson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或是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的人,相信對電影中,鏡頭水平移動的拍攝潛水艇的頗面圖,或是Synecdoche, New York中鏡頭在超大舞台中上下左右拍攝建築物中各各房間,各各角落的鏡頭印象深刻.

這樣的超現實鏡頭移動方式可以流暢的穿牆讓觀眾一眼看穿不同場景間的關聯,或是同時間各場地的活動,或是人群穿梭在建築中成為現代社會這個巨大機器中的小零件.

其實這樣的拍攝方式不在少數,以上談及的作品中有,更多其他的作品也有,下面就小小的整理一下. 這樣的技法新不新鮮不是多重要的事,畢竟在舞台劇中,這樣的舞台設計由來已久.在其他藝術媒介上,比方說解說原理的平面圖解,更是常見. 可能要自問的是,這個工具箱中的一招,該用在哪呢? 在紀錄片中,劇情片中,或是不同的類型電影上,你會用在哪呢?


這邊是小小的列表:


  • 後窗Rear window
  • Tout va Bien
  • 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 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

圖: via

誰是真正的頭號公敵? Public Enemies / 頭號公敵 (2009) 的政治寓言 /**

2009年12月30日
Posted by P.

頭號公敵這部片開宗明義以字卡說明時空背景,電影的開場是1933幾個大字標明年代,字幕上強調這是經濟蕭條的年代(Great Depression),也是搶劫的黃金年代,以古喻今的用意非常明顯. 看這部影片也許要從這個角度切入,才有更多收穫,畢竟所有談過去的事,其實都在講現在發生的事情.





這個後金融風暴+經濟蕭條的年代,頭號公敵這部片想要闡明什麼,想要提供什麼樣的見解讓觀眾產生共鳴呢?

與其說,這部片是在拍無法無天的搶匪John Dillinger,其實更多時候他是在描述一個看似規範下,但更肆無忌憚的政府或集團組織. 主角不是搶匪,而是逐漸崛起的組織集團逐漸掌握人們的日常生活.比方說裡面最明顯的主角FBI

FBI是聯邦的組織,聯邦機構的崛起,象徵美國漸漸走向大政府主義,中央政府逐漸掌握,而傳統的個人主義風格漸漸勢微,這種惋惜過去個人英雄不再的氣氛,也為這片增添一些西部色彩,的確, 當FBI幹員Purvis表明光是靠他們不足以抓到頭號公敵的時候,他們找來的傭兵,正是來自西部德州牛仔性格的警探.

這種反大政府主義其實反映在很多片段.

其一,FBI胡佛局長被質詢一段,一方面揭露政府可能養沒能力的壟員,像不曾親手抓過人犯的胡佛局長,也有可能被貪污,就像質詢的議員一樣,而兩者同樣都是花費平民老百姓的稅金.Mr.McKellar詢問胡佛局長的一句"you're setting yourself as a czar?",將獨攬大權的政府比喻成俄國沙皇,更是在這個後金融風暴年代,許多媒體對政府攬權的批評:政府設立汽車業沙皇,政府設立金融業沙皇等等.



*聽證會上兩人為利益跟權利分配交互對峙,然而這些利益權利等都來自一般民眾


其二,簽賭站的頭子跟搶匪John Dillinger解釋搶劫不再受歡迎了,因為他們的組織犯罪不用賣命一天就能賺取跟搶銀行同樣多的金錢,更何況跟官員有了默契,根本不怕沒錢賺,只要等著錢滾滾而來就好. 這是把有計畫有組織的剝削跟隨性衝動的強劫做一對比,或許搶劫比較具有震撼性,然而有計畫有組織剝削,不論是灰色邊緣的簽賭站,或是金融集團有組織的把風險轉移到無知的大眾,或許實際上的收益更大,從大眾取得的更多.


如何才能讓大眾願意把自己的自由跟權利交出來,讓政府擴張權利,讓中央政府干涉地方事務,讓政府監聽管制人民呢? 利用人心的恐懼是最好的方法,Public Enemies就是這樣的產物,就像片中胡佛局長所言,讓我們在媒體上跟他們較勁吧,而片子裡面更是透過裡面的角色說出:某一個層面來說,是Public Enemies造就了FBI,或者說是,為了FBI在打擊犯罪領域的地位,還有可觀的經費,FBI打造了Public Enemies的神話.

根據這個脈落,我們可以聞到一絲自911,伊拉克戰爭以來,對政府以反恐為名,進行各種違反人權及限制自由的措施的批評,放到金融海嘯的脈落裡面,同樣的,這是對政府以拯救經濟為名,破壞體制跟公平性,大肆利用公眾的資源去達成政府想達成的目的.




有了上述的思想,Michael Mann導演的這片電影會在影像聲音上用怎樣的手段來表達呢?

在電影的場面調度上, 強調的是時代劇寫實的風格. 這點在槍戰的場面特別明顯.沒有動作片強調感官享受的爆炸跟火焰,而是比較寫實的子彈穿梭,跟紮實的彈孔.這樣的氣氛不但回歸槍戰的寫實風格,飛車,自動步槍,獵槍等元素,也引發對於古典動作片Bonnie and Clyde的懷古幽情,就像Empire影評所言,這不是關於30年代的電影,這是30年代的電影.



在顏色的選擇上,顏色選的很單純,幾乎一貫的泛灰色調,製造歷史感. 因為影像數位化,還有廣泛使用電腦後製的關係,現在的場面調度幾乎從電影第一個畫面出現公司商標就開始,像這個Universal標誌就明顯的已經調成和電影同一色調.




整部電影唯一的亮點,就只剩女主角Billie Frechette 的一身紅了.兩個人出見面的片段, 這種萬黑之中一點紅被強調的很誇張,其他的人,還有男主角John Dillinger,幾乎全部都是深色黑色系列,而女主角唯一簡單的服裝單一的紅色.在許多電影裡面,情侶服裝的搭配,在這片中被安排的很低調,只在男主角胸口口袋放了紅色的手帕.




*有沒有這麼剛好,全部餐廳的人都穿的這麼整齊劃一,除了女主角Billie Frechette 以外

這場男女主角的會面,拍的很簡單流利,另一個可以觀察的是180度規則的運用,雖然男女生到這段的尾聲才真正交談,但之前已經在銀幕前眉來眼去很久了,但兩個人的互動一值保持著女生在左,男生在右的安排. 就算在男主角上前攀談的這一把畫面中,女主角Billie Frechette 已經在畫面上的極右了,仍然把男主角安排在其右邊.當然,在這之前,很短暫的男生先出先在左邊,然後再我們的眼前移往右邊,讓畫面不至於太單調,卻又不會造成觀眾的對女左男右的演員相對位置感到混淆.






*左方佔據大半螢幕的是男主角John Dillinger的身影,這短暫的背影是少數幾秒男左女右的片段,讓畫面不會太死板




*在男主角John Dillinger由畫面左邊走向右邊後,很快又變回男右女左的安排




*男女主角終於在同一畫面完整出現,背後的人幾乎全部穿深色



*兩人首次在餐廳碰面共舞後離開,這時候我們才看到他們兩個人是一對的證據,男生John Dillinger胸口口袋的紅色手帕




*男女生換了一個地方碰面,不變的是,路人甲乙丙丁還是通通黑白打扮.



*女主角Billie Frechette似乎只有紅色的衣服,這次就算不穿紅色的衣服,也要穿紅色的外套

國家機器的呈現,繼承以往對國家機器在視覺上的描述,我們看到整排的整齊劃一的辦公桌椅,媲美警察國家的整列古典而巨大的監聽器材,還有可以跟電影竊聽風雲相比,那種巨細靡遺的監聽內容,哪一頁滿是親愛的等恩恩愛愛的私密對談,簡單扼要的說明監聽的縝密無孔不入的對隱私的迫害.



*整齊劃一的辦公室,注意到左側負責檔案管理的都是女性,只在最後安排一位男性




*滿屋子的監聽

在槍戰中,一個重複出現同時具有代表性元素,就是歹徒跟FBI射擊姿勢的不同,這也代表了兩種不同身分地位跟思維的人,達到目的手段的不同.這個對比也是從一開場就呈現的,歹徒是匆忙慌張隨意的亂槍打鳥掃射,但通常卻也是明目張膽,不放冷槍的正面衝突,而FBI的姿態則是冷冽的多,訓練有素的身手,不慌不忙的瞄準,冷靜的好像在靶場裡打靶般扣下版機.更多時後我們看到精心規劃的企圖,不忙著追逐逃跑的歹徒,而是跑到適當的致高點,或是躲在在他們背後,出奇不意的來個致命一擊.配樂在這裡也發揮了氣氛營造的功能,這段的配樂不是緊張刺激的聲音,而是活潑輕快休閒的鄉村風格,適當表達FBI幹員以逸代勞不慌不忙的心態.




*壞人邊跑邊開槍







*FBI幹員Purvis不慌不忙的獵殺歹徒


中間還有一段FBI幹員放縱手下刑求人犯,讓對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這段精巧之處在於手下是來自外地的傭兵.套進美國非法刑求的脈落,這段似乎諷刺著打著打擊犯罪的旗幟,放任手下以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進行.



兩顆星,沒娛樂性,片長140分鐘稍長,但構思細膩,喜歡時代劇的隨便看看也好.


連結:

飆淚動容的不能沒有你 (2009)/**

2009年12月28日
Posted by P.




台灣電影能拍成這樣以屬難得,尤其題材取自台灣平日生活的人事物,更增加電影價值,雖有所缺憾,但瑕不掩瑜.適合想大哭一場,以及看得下黑白電影的人,兩顆星推薦.


網摘:
陳雋弘
linuswu5

Labels: , ,

療傷系的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2009)/***

2009年12月27日
Posted by P.

Up in the Air



看型男飛行日誌之前,就看過預告,因此就對這部喜劇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但同時也不解為什麼這樣一部看似小品的喜劇會受到大家的注目,呼聲很高的準備拿下眾多電影大獎. 看過電影影後,才發現預告只說了20%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型男酷酷的飛來飛去,而忘記了他是一個傳達壞消息的人.

2008年,2009年什麼壞消息最讓美國人感傷呢? 一是撤軍仍遙遙無期的伊拉克戰爭,在來就是國內慘不忍睹的經濟危機,還有皆之而來,和自身息息相關的失業問題. 也因此不難見今年兩部傳達壞消息的電影,都同樣受到高度的注意,一是向家屬傳達戰士陣亡消息的The messenger,另外就是本片,像員工傳達裁員消息的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原來,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是一部療傷系的電影,讓失業的人看到,在裁員會議桌上,坐在另一端的人,並不見得過得比自己好,而自己,或許才是值得驕傲的飛向未來的型男型女.

喬治克隆尼扮演的Ryan Bingham是一個以替其他公司向員工傳遞裁員並要求員工離職的人,美其名稱做就業諮詢師或企業資遣專家.因為這樣的工作,所以他必須全美到處飛來飛去,在不同的公司間穿梭,一年只有幾十天在家,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享受這樣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個名校畢業新進的女員工Natalie Keener,發明了一套網路視訊系統,讓該公司的員工可以透過網路進行裁員的工作,威脅了他原來的生活模式. 在老闆的要求下,他只讓這個女員工跟著他走訪各地,進行裁員,讓他了解這個工作的特質,看看能不能挽回公司改用視訊系統的決定.

很少有一部在各大戲院上映的電影,像這部電影一樣,有這麼多主角面對觀眾盯著觀眾直視的鏡頭,但這部電影幾乎是一這種方式和觀眾對話,幾乎是對著觀眾的內心質問,要觀眾不斷的反思. 我們看到在裁員對話的時候,被裁員的人是盯著觀眾看,面對觀眾懇求不要被開除,面對觀眾哭訴家有老小要照顧,好像我們觀眾是那個冷血無情的老闆. 而另一個畫面,我們看到代客裁員公司的員工,直視著觀眾,專業但無情的陳述裁員的消息,好像我們是那個驚慌失措發現自己失業的員工. 甚至在傳授旅行打包秘訣的演講上,我們看到台上的演講者,站在高點,面對著我們觀眾提問,問我們到底人生的包袱裡面,要裝多少東西,而這些東西有多重,而我們有沒有辦法代著這些東西到處旅行呢?

這部電影也用了很多特寫鏡頭,拉進我們和說話的人的距離,好像我們在聽的到對方呼吸的距離內,與他們對話. 直視加上特寫,幾乎壓的人快喘不過氣來,面對種種處境,不得不設身處地去想想.

導演Jason Reitman除了利用上述的手法直探觀眾內心外,電影也想辦法跨出螢幕踏進現實生活,讓觀眾感覺這不只是電影,而是活生生的人生寫照.

因為故事本來就是主角全美飛來飛去,電影的場景也就橫跨美國許多城市跟機場.電影善用了這一點來引起觀眾的共鳴,不但秀出故事的地點,更大方的把城市的名稱用字幕打在畫面正中間,因此不難想像當當地觀眾看到自己城市出現的那刻,戲院爆出掌聲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觀眾的內心,把螢幕上虛構的裁員,連結到當地的現實裁員問題.

在片尾,更是模仿莎莉遇到哈利的片尾,以紀錄片真人訪談的模式,讓一群真的被裁員的人在螢幕上,近距離的面對觀眾,講述被裁員的心得.這樣的技法,似乎已經是模糊虛構故事跟現實的慣用方法,讓觀眾看到,其實故事跟現實的距離,比想像中的還要近.

當然演員也是功不可沒,三個主要演員,George Clooney,Vera Farmiga, Anna Kendrick 在特寫鏡頭的仔細審視下,透過細微的表情變化表達情緒. 幾場精采的對話其實都是在這種眉來眼去下進行,比方說那一場三人第一次在旅館巧遇,在大廳沙發上,兩個中年男女和初入社會年輕女子討論感情.

而這部Up in the Air(飛型男日誌)最讓人心碎的一幕,則是由George Clooney擔綱演出,那種忽然的體悟的欣喜,卻緊接著無法挽回的發展,或是得而復失的空虛,看過的人無不感動落淚.

總之,雖然時空背景或許和美國外的觀眾有所距離,但好的電影總是能讓每個觀眾都有所得,而這部電影相信一定可以給觀眾一些感觸,因此三顆星推薦.



連結:
官網

All about Steve (2009) 鮮明的服裝

2009年12月26日
Posted by P.




All about Steve 製作精良,下面是裡面幾個主角的服裝,都是色彩鮮豔的圖案服飾,這樣的搭配比起純色的服裝來說,角色間服裝的搭配比較不明顯,比較細膩. 乍看之下沒什麼關聯,細看下,選色其實都不脫紅藍黃等幾種顏色.而主角的蝴蝶T-shirt的圖案有襯托的效果,搶眼突出.


Macbook已經是電影中的標準配備,而Leica M系列相機似乎也有這種傾向:









小學生哪個有興趣哪個沒有一目了然,是哪種話題也八九不離十了:




Labels:

身為人母little children(2006)/****

Posted by P.

本片讓人看到平靜生活背後的波濤

當男女角色的反轉後,當男生開始再家照顧小孩 他們的心理需求是否也跟著轉變


看完本片難免會反省:誰是小孩?誰又能控制內心的慾望呢

雖然結局不免會讓我把他歸類為包裝精美的宗教家庭等基本教義的說教片
但是人生不就是種種的選擇跟判斷,結局的安排只能說是導演本身思想的反應

除了內容以外,本片的拍攝也是水準之上,比方說開場不久後那場在公園裡以內心口白開展的戲,雖是接連的畫外音,卻運用恰當而有效率,算是使用畫外音但沒有把影片搞爛的示範

總之是值得推薦的四顆星年度好片


相關影評:
酸性大叔
音速青春


*2008/12/26

Labels: ,

All about Steve (2009) 教你求愛的秘訣

2009年12月25日
Posted by P.

女主角說:如果有人說成功沒有秘訣,那是她們不同的成功的妙方.

那他的妙方是什麼呢? 請看:
這是跟賴蛤蟆約會的標準配備:



這是求愛成功秘技:


差別在哪不用我多敘述了吧,至於效果呢? 請看:


Labels: ,

坠入 The Fall (2006)/**

Posted by P.

有好看電影的元素,但整體稱不上是好電影.


兩顆星不推薦.

Labels: ,

(500) days of Summer (2009)復古又新潮的裝扮

2009年12月23日
Posted by P.




*這片和伍迪艾倫的影片一樣,喜歡低調咖啡色的服裝




*文藝愛情片的女主角都很喜歡打領帶





*文藝愛情片的女主角都很喜歡穿西裝外套,這段劇情是女主角跟男主角提分手,並拿電影殺人案的例子提醒男生,這樣的裝扮剛好強化女主角剛強獨立的一面,有注意到女生外套袖子的長度嗎?



*女生高腰褲,背心的裝扮是非常有時代性的復古風格



*吃報米花



*看似穿插的丟捧花,其實還有敘事上foreshadow的作用





*注意男主角坐的椅子,利用設計師的經典椅子來彰顯這個建築公司的品味,增加畫面的說服力



*畫面上男女兩人的衣服上顏色的互補






*兩件都是條紋睡褲,其中一件上衣雖然簡單,細看有些細節



*這個畫面是片頭片尾動畫所描述的重要場景,一顆樹,還有那張椅子



*卡片公司用DELL電腦




*總算出現Windows了,不過仔細一看,竟然是用XP,不過還是細心的配合電影色調換了布景主題


*同樣是窄版領帶,這條有點好笑,有注意到這片男生的領帶幾乎很少是綁緊的嗎?



*特地照出LA的夜景,希望營造出城市電影的模樣,跟其他城市愛情故事互別苗頭


*片頭的author's note是很多觀眾最愛的笑點之一


*注意男女主角衣服的互補搭配,一個是上深下淺,一個是上淺下深的配色,但同樣都是同色系







*小女孩的服裝也不錯,連帽外套狠可愛,而運動服搭配地點跟小女孩堅強的男人個性,剪裁簡單但領口的細節變化讓整個很有特色.男主角則是一路以點點小花襯衫配毛衣,在加細領帶




*男主角最愛的點點襯衫的特寫,還有女主角從這個時間點後,服裝轉變為熟女風格




*Summer的家出現的不多,壁紙是歐式仿東方情調的風格,在這種文藝電影中,總是會穿插一點異國情調,增加場面的文化感.如果仔細看,左下角搬家的紙箱是TWO MEN AND A TRUCK的



*噴水池看起來只是呈現城市風貌,可是如果告訴你這個畫面是出現在男女主角第一次做愛後隔天,男主角一路歡樂上班的風光,這個片段就會有更多的意涵



*有注意到除了男主角以外,所有的路人甲乙餅乾都不約而同的穿上藍色的服裝嗎?



*同樣是民族風




*有注意到連手毛都很清楚嗎? (點圖可放大)




*前幾次約會的服裝, 女生的毛衣,男生t-shirt加西裝外套



*OL正妹的穿著示範,注意到胸口一定要露一些嗎?還有這公司上下的人幾乎都是七分袖或是捲起袖子的,一副動手做的樣子




*Summer的服裝除了跟片中所有人一樣都有點痞痞的外,還有可愛風,不論是衣服上,或是頭飾上



*男生服裝上有一個細節沒有找到畫面的是,襯衫通常都沒札到褲子裡面,而是露出在毛衣外的. 在耳機方面,當然是這種招搖的全罩式耳機流行又搶眼,但是要注意隔音不要太好,要能不小心讓週邊的人聽到你在聽什麼有氣質的音樂才行



*雖然DELL和XP,不過裡面玩的還是itune



*片子一開始的手部特寫,讓人誤會兩人的關係是已婚的夫婦.注意到這時的服裝都是乖乖牌上班族熟男熟女打扮,而在同一地點,之前的服裝都是痞痞的風格. 這樣的轉變在女主角身上更是明顯,在劇情還沒有完全揭露讓觀眾了解女主角已經訂婚準備結婚的事實前,他的服裝已經轉為熟女風格了



*男主角在這片最經典的打扮,襯衫領帶外面卻穿著hoodie連帽拉鍊外套,女生依然是走可愛風,背景是最流行的約會地點IKEA

Label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分類

2009 (84) 2008 (43) 喜劇 (40) 電影 (38) 美國 (36) ** (29) 圖解電影 (28) 2007 (26) 小說改編 (25) 2006 (20) 台灣 (19) 浪漫 (17) 真實改編 (16) *** (15) 品牌置入 (14) 動作 (13) debut (12) 女導演 (11) 伍迪艾倫 (10) 電影票房 (10) CC版 (9) * (8) 2005 (8) 紀錄片 (8) 輔導金 (8) 2010 (7) 教材 (7) 好萊塢 (6) 恐怖 (6) 戰爭 (6) 電影網站 (6) 1997 (5) Bill Murray (5) Wes Anderson (5) sci-fi (5) 愛情 (5) 法國 (5) 續集 (5) 翻拍 (5) 2004 (4) Quentin Tarantino (4) Steven Soderbergh (4) Vera Farmiga (4) list (4) 入圍沒得獎 (4) 前共產 (4) 動畫 (4) 影評 (4) 數位攝影 (4) 粉紅豹 (4) 紐約 (4) 英國 (4) 華語片 (4) 運動電影 (4) 1998 (3) 2001 (3) 2003 (3) Audrey Tautou (3) George Clooney (3) Julia Roberts (3) YA片 (3) arthouse (3) 丹麥 (3) 以色列 (3) 傳記 (3) 免費線上電影 (3) 加拿大 (3) 導演 (3) 日本 (3) 洛杉磯 (3) 清單 (3) 犯罪 (3) 男導演 (3) 1959 (2) 1984 (2) 1999 (2) 2002 (2) Atom Egoyan (2) Ben Affleck (2) Clive Owen (2) Edward Norton (2) Gerard Butler (2) Gus Van Sant (2) Jennifer Aniston (2) Jessica Simpson (2) Kate Winslet (2) Kevin Smith (2) Natalie Portman (2) Robert Altman (2) Steve Martin (2) Sylvester Stallone (2) Werner Herzog (2) Zooey Deschanel (2) x-men (2) 假電影真人生 (2) 公路電影 (2) 北歐 (2) 大衛林區 (2) 時光旅行 (2) 柯恩兄弟 (2) 桂綸鎂 (2) 比利時 (2) 種族問題 (2) 羅馬尼亞 (2) 群星焦點 (2) 義大利 (2) 蔡明亮 (2) 西班牙 (2) 覇凌 (2) 陳芯宜 (2) 電影雜想 (2) 韓國 (2) 驚悚 (2) 高達 (2) 黑人導演 (2) 黑人電影 (2) **** (1) ***** (1) 1895 (1) 1896 (1) 1961 (1) 1967 (1) 1972 (1) 1974 (1) 1982 (1) 1987 (1) 1988 (1) 1989 (1) 1992 (1) 1993 (1) 1995 (1) 2000 (1) 911 (1) Adam Sandler (1) Al Pacino (1) BAFTA (1) Baltimore (1) Bong Joon-ho (1) Charlie Kaufman (1) Chuck Palahniuk (1) Ellen Page (1) Francis Ford Coppola (1) Gael García Bernal (1) Jane Campion (1) Jason Reitman (1) Jim Carrey (1) Jim Jarmusch (1) John Malkovich (1) Jude Law (1) Katherine Heigl (1) Marion Cotillard (1) Meg Ryan (1) Michael Cera (1) Michael Haneke (1) Mike Leigh (1) Minnesota (1) Mirjana Karanovic (1) Mumblecore (1) New Jersey (1) Oliver Hirschbiegel (1) Paul Giamatti (1) Penélope Cruz (1) Roman Polanski (1) Sam Mendes (1) Tom Hanks (1) Wim Wenders (1) amy adams (1) cult (1) dogma95 (1) philip glass (1) 中東 (1) 久石讓 (1) 低成本 (1) 侯孝賢 (1) 倫敦 (1) 分割畫面 (1) 剪接 (1) 南歐 (1) 台灣電影 (1) 吸血鬼 (1) 坎城影展 (1) 墨西哥 (1) (1) 奧地利 (1) 奧斯卡獎 (1) 寵物 (1) 尼可拉斯凱吉 (1) 山繆傑克森 (1) 巴西 (1) 巴黎 (1) 德國 (1) 德語 (1) 德語片 (1) 懶人包 (1) 挪威 (1) 改編 (1) 政治 (1) 新浪潮 (1) 李安 (1) 李察吉爾 (1) 杜篤之 (1) 校園 (1) 樓一安 (1) 歌舞片 (1) 法語 (1) 波士頓 (1) 演員 (1) 演員導演 (1) 漫畫改編 (1) 猶太納粹 (1) 獨立製片 (1) 瑞典 (1) 瑞士 (1) 紐西蘭 (1) 線上免費電影 (1) 縱論電影 (1) 芮妮齊薇格 (1) 荷蘭 (1) 評論 (1) 貝托魯奇 (1) 道具 (1) 配樂 (1) 金獅獎 (1) 鍾孟宏 (1) 陳宏一 (1) 陳懷恩 (1) 電影分析 (1) 電影片頭 (1) 電影特效 (1) 非專業演員 (1) 韓語片 (1) 音樂 (1) 香港 (1) 黑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