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2007)
2008年2月10日本片Môme, La敘述法國歌手Edith Piaf傳奇的一生(1915~1963)。這部電影最大的功用,也就是認識這位歌手。
真實的人生,總是起起伏伏,並不會結束於高潮,或永遠沈溺在低潮。如果把同樣的起伏按照時序呈現在電影中,就會顯得忽高忽低,沒有重點,這也是同類人物傳記電影難以逃脫的先天限制。所以本片以不同時序的敘述,把他生命中的事件打破順序重新排列,來營造齣電影的高潮起伏。
沒了時序的線索,要串連這些事件,就必須要用幾個主題來串連他這一生遭遇,這樣的手法,也同樣被運用在傳記電影Ray (2004)。Ray片中揮之不去的主題是母親及死去的弟弟,在本片就是愛跟悲劇。但不斷的來回強調主題,時而現在,時而過去,時而追憶,難免會覺得囉囉多餘並且刻意。
本片是一位歌手的傳記電影,音樂必然要在本片扮演重要的角色。然這方面卻呈現的不好,讓我有點失望。
舉例來說,電影裡面最重要的一幕,也就是主角在大舞台嶄露頭角成功說服觀眾的那一幕,竟然是大部分無聲的,企圖因此製造出強烈對比,讓視覺畫面代替聲音說服電影觀眾,但我覺得效果不好。既然是談論音樂的電影,總要在電影中讓主角以歌聲擄獲觀眾的心才是,不然實在很難讓人認同主角傳奇歌手的身份。
據說導演Olivier Dahan以戲劇化的畫面著稱。本片裡面是有幾幕不錯。例如,直接由房間走向舞台的比喻是我覺是視覺上很震撼的一幕。
扮演女主角的演員Marion Cotillard在本片中演的很傳神,化妝技術也很很高明,如果不看幕後花絮,會以為怎麼找了一個古怪的老阿婆來演戲。但如果和DVD中幕後花絮中的真人片段相比較,就會發現演的真的很神似,算是成功的扮演。對了,她還在電影Taxi中扮演男主角的女朋友並在電影Big Fish(大智若魚)中演出,你能認得出她來嗎?
普遍來說,傳記電影要拍得好看很難。因為傳記片受到史實的限制,要是拍的天差地遠也說不過去,但平鋪直敘又嫌乏味。同時對電影的喜好,又強烈受到觀眾對相關人事物等背景瞭解程度的影響。對在跟電影同一文化下的觀眾來說,或許光是人物的名字就足吸引人們到電影院欣賞,配合觀眾原先對傳記人物的好感跟瞭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就算電影拍的普普通通,照樣可以讓粉絲們看的大聲叫好,電影賣座。但是對我們來說,對人物本身的不瞭解加上文化背景隔閡,如果電影本身沒有一定的水準,要能夠很投入感同身受實在也不容易。過去一些好萊塢的傳記電影例如The Aviator(2004), walk the line(2005), Ray(2004)雖然在美國叫好叫座,但不見得能在其他地區同樣受歡迎,或許就是這個原因。看了這麼多很難感動的傳記電影,實在期待華人導演有一天能為我們也拍出屬於我們的傳記電影。
不過,換個角度想,電影也算是讓我們瞭解這些人物最輕鬆快速的方法了。而本片這個主角,我認為是值得認識,值得一聽的。
碎碎念指數:
娛樂性:★★ (比較像是好看的紀錄片)
DVD幕後花絮:★★★ (如果全部看完電影,那這絕對值得一看)
總評:★★★(可看可不看,就看對Edith Piaf有沒有興趣了。但是Edith Piaf的歌聲,千萬別錯過!)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