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代價, 變心的美國 Dear John/最後一封情書 (2010)
2010年5月4日Dear John電影最後一封情書的片名當然是取自Dear John letter的意涵,讓男主角的名字John和英文分手信Dear John letter這個詞中的人名相同. 這部電影出現在美國反恐戰爭越反越恐,阿富汗跟伊拉克的戰事越戰越長的時候,反映了美國主流社會,日益累積的反戰聲勢,還有一般百姓逐漸對停戰遙遙無期的不耐. 士兵的死傷,還有家人情人的分隔,都說明了戰爭的代價.
愛情電影本來就是靠著渲染取勝,如何呈現更是考驗電影製作的功力.這部電影在簡單的愛情故事外,以倒敘還有主角口頭轉述包裝,最後在加上懸疑的結局,讓這個愛情故事本身蒙上兩層面紗,增加許多複雜性還有層次感,讓本來可以很簡陋的影片劇情忽然變得很有藝術感跟層次感還有深度.雖然只是商業電影裝藝術假氣質的花招,但是也滿足的觀眾追求有深度又不用大腦的喜好.
這部電影在美國票房大賣,除了選對了戰爭,自閉症等話題包裹在電影中外,另外就是畫面情節等有處及當代美國人青少年的生活.其實浪漫電影許多時候在於勾起觀眾美好的戀愛回憶,因此情節選得好,能引起觀眾共鳴的話,不管真正劇情如何,那就幾乎是成功了.或許美國以外的觀眾缺乏相關的體驗,於是再看許多的片段的時候,只能感受到浪漫的攝影,卻難勾起相關的記憶,但是這部電影中選擇的生活片段,像是春假到湖邊度假狂歡,白天沖浪游泳,晚上在沙灘烤肉,喝啤酒,邀約朋友party,同時懈構俊男美女,然後當假日結束,兩人一拍兩散留下美好夏日戀曲的回憶等等情節,若不是美國青少年生活的體驗,也是他們幻想的情節,也因此當電影出現相似的場景的時候,若不是引起舊日美好回憶,就是心生嚮往,當然也就感動的痛哭流涕了!
在浪漫電影中,我長期的一個觀察點就是在於性愛情節的出現跟呈現.似乎當前主流的電影對於性愛情節的描寫越趨保守,不但有時候動作片完全省略愛情跟性愛片段,在浪漫劇情戲中,不同於以往大膽露骨以露肉露點來挑動慾望的做法,現在許多的電影都改走浪漫唯美風,主角不刻意裸露,以點到為止的方式交代.比方說這部電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影中戰爭愛國等主題偏向美國保守人士的胃口的關係,還是考量女主角劇中年紀的關係,在性愛情節中,也一改許多主流影片一次到位的做法,男女主角似乎在多次親密關係後才真正出現發生關係的性愛場面. 以我的見解,這樣的轉變可能不是因為社會價值日益保守的結果,更有可能是因為訊息氾濫,各種挑動性慾成為行銷的主流手法,相關的產品充斥.或許觀眾逐漸不特別期待電影中的這種露骨戲,而這種情節也不見得可以成為行銷的賣點,反而有可能因為過於俗套,讓觀眾斥之以鼻,因為降低了相關情節的出現跟比重.
最後,兩顆星適合約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