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代價, 變心的美國 Dear John/最後一封情書 (2010)
2010年5月4日Dear John電影最後一封情書的片名當然是取自Dear John letter的意涵,讓男主角的名字John和英文分手信Dear John letter這個詞中的人名相同. 這部電影出現在美國反恐戰爭越反越恐,阿富汗跟伊拉克的戰事越戰越長的時候,反映了美國主流社會,日益累積的反戰聲勢,還有一般百姓逐漸對停戰遙遙無期的不耐. 士兵的死傷,還有家人情人的分隔,都說明了戰爭的代價.
愛情電影本來就是靠著渲染取勝,如何呈現更是考驗電影製作的功力.這部電影在簡單的愛情故事外,以倒敘還有主角口頭轉述包裝,最後在加上懸疑的結局,讓這個愛情故事本身蒙上兩層面紗,增加許多複雜性還有層次感,讓本來可以很簡陋的影片劇情忽然變得很有藝術感跟層次感還有深度.雖然只是商業電影裝藝術假氣質的花招,但是也滿足的觀眾追求有深度又不用大腦的喜好.
這部電影在美國票房大賣,除了選對了戰爭,自閉症等話題包裹在電影中外,另外就是畫面情節等有處及當代美國人青少年的生活.其實浪漫電影許多時候在於勾起觀眾美好的戀愛回憶,因此情節選得好,能引起觀眾共鳴的話,不管真正劇情如何,那就幾乎是成功了.或許美國以外的觀眾缺乏相關的體驗,於是再看許多的片段的時候,只能感受到浪漫的攝影,卻難勾起相關的記憶,但是這部電影中選擇的生活片段,像是春假到湖邊度假狂歡,白天沖浪游泳,晚上在沙灘烤肉,喝啤酒,邀約朋友party,同時懈構俊男美女,然後當假日結束,兩人一拍兩散留下美好夏日戀曲的回憶等等情節,若不是美國青少年生活的體驗,也是他們幻想的情節,也因此當電影出現相似的場景的時候,若不是引起舊日美好回憶,就是心生嚮往,當然也就感動的痛哭流涕了!
在浪漫電影中,我長期的一個觀察點就是在於性愛情節的出現跟呈現.似乎當前主流的電影對於性愛情節的描寫越趨保守,不但有時候動作片完全省略愛情跟性愛片段,在浪漫劇情戲中,不同於以往大膽露骨以露肉露點來挑動慾望的做法,現在許多的電影都改走浪漫唯美風,主角不刻意裸露,以點到為止的方式交代.比方說這部電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影中戰爭愛國等主題偏向美國保守人士的胃口的關係,還是考量女主角劇中年紀的關係,在性愛情節中,也一改許多主流影片一次到位的做法,男女主角似乎在多次親密關係後才真正出現發生關係的性愛場面. 以我的見解,這樣的轉變可能不是因為社會價值日益保守的結果,更有可能是因為訊息氾濫,各種挑動性慾成為行銷的主流手法,相關的產品充斥.或許觀眾逐漸不特別期待電影中的這種露骨戲,而這種情節也不見得可以成為行銷的賣點,反而有可能因為過於俗套,讓觀眾斥之以鼻,因為降低了相關情節的出現跟比重.
最後,兩顆星適合約會看看.
The Invention of Lying (2009) /謊言的誕生/*
2010年1月2日天阿!我發明了說真話的影評!
這部片名謊言的誕生有點名不副其實,不然就是作者搞不清楚謊言跟愚蠢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部片按照裡面設定的世界,人們並不是不說謊,而是心中的想法每個想法都要說出口,並且通常是說出心中最惡劣想法,而且還會相信每個人說出的每一句話. 另外,人們還不會創造虛構的事物,所以沒有虛構的小說,電影甚至電視廣告等等,而最重要的,大家對謊言的定義還都一樣.
電影創造的世界中的人就失去了正常人的的行為舉止情感,裡面的人大部分都感受不到是一個人,而是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而電影,不論主角是動物,外星人,花草樹木,男人女人,美醜善惡,最重要的就是要反應人類的真實情感,而讓觀眾共鳴.
在這個電影中,演員也不用演戲跟演技,因為所有本來該演出的潛台詞通通會從角色的口裡說出,像是,我喜歡你,我討厭你,更利害的是,他們不是不說謊,而是急著把這些殘忍的事實說出口,就算沒有人問他們. 編劇不是想像力有限,就是想法實在太悲觀,在一些通常正負情緒的有的情境下,通常角色口中選擇說出的都是悲觀,殘酷的一面. 比方說,如果角色的想法是,今天這個約會對象很醜,可是我很高興可以出門吃飯,那他會選擇說出約會對象很醜,但不是他高興的那一面.
但這不代表編劇創造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沒有謊言的世界,反而創造了一個充滿謊言的世界,讓電影完全沒有信服力. 因為要讓每個角色的情緒心情用說的說出來,反而簡化了人複雜的真實情感,並且因為這樣的選擇,讓他的角色雖然表面上誠實,事實上嘴裡說出來的話並沒有完全反映他們角色真實情感,在編劇自己設定[要說出腦中每件事每個想法每個情緒才不算說謊]的設定下,這是完全的說謊阿!
因為這樣侷限的想像力,讓我幾乎看不到第一段的高潮就開始快轉. 雖然可以理解作者試圖表現的神的誕生,信仰的誕生等等大義,但整個非人的世界,讓我看的很不耐煩,並且完全沒有說服力.電影並沒有創造一個沒有謊言的世界,而是創造了愚蠢的電影, 一顆星就算電視播免錢的也完全不推薦.
網摘:
療傷系的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2009)/***
2009年12月27日看型男飛行日誌之前,就看過預告,因此就對這部喜劇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但同時也不解為什麼這樣一部看似小品的喜劇會受到大家的注目,呼聲很高的準備拿下眾多電影大獎. 看過電影影後,才發現預告只說了20%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型男酷酷的飛來飛去,而忘記了他是一個傳達壞消息的人.
2008年,2009年什麼壞消息最讓美國人感傷呢? 一是撤軍仍遙遙無期的伊拉克戰爭,在來就是國內慘不忍睹的經濟危機,還有皆之而來,和自身息息相關的失業問題. 也因此不難見今年兩部傳達壞消息的電影,都同樣受到高度的注意,一是向家屬傳達戰士陣亡消息的The messenger,另外就是本片,像員工傳達裁員消息的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原來,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是一部療傷系的電影,讓失業的人看到,在裁員會議桌上,坐在另一端的人,並不見得過得比自己好,而自己,或許才是值得驕傲的飛向未來的型男型女.
喬治克隆尼扮演的Ryan Bingham是一個以替其他公司向員工傳遞裁員並要求員工離職的人,美其名稱做就業諮詢師或企業資遣專家.因為這樣的工作,所以他必須全美到處飛來飛去,在不同的公司間穿梭,一年只有幾十天在家,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享受這樣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個名校畢業新進的女員工Natalie Keener,發明了一套網路視訊系統,讓該公司的員工可以透過網路進行裁員的工作,威脅了他原來的生活模式. 在老闆的要求下,他只讓這個女員工跟著他走訪各地,進行裁員,讓他了解這個工作的特質,看看能不能挽回公司改用視訊系統的決定.
很少有一部在各大戲院上映的電影,像這部電影一樣,有這麼多主角面對觀眾盯著觀眾直視的鏡頭,但這部電影幾乎是一這種方式和觀眾對話,幾乎是對著觀眾的內心質問,要觀眾不斷的反思. 我們看到在裁員對話的時候,被裁員的人是盯著觀眾看,面對觀眾懇求不要被開除,面對觀眾哭訴家有老小要照顧,好像我們觀眾是那個冷血無情的老闆. 而另一個畫面,我們看到代客裁員公司的員工,直視著觀眾,專業但無情的陳述裁員的消息,好像我們是那個驚慌失措發現自己失業的員工. 甚至在傳授旅行打包秘訣的演講上,我們看到台上的演講者,站在高點,面對著我們觀眾提問,問我們到底人生的包袱裡面,要裝多少東西,而這些東西有多重,而我們有沒有辦法代著這些東西到處旅行呢?
這部電影也用了很多特寫鏡頭,拉進我們和說話的人的距離,好像我們在聽的到對方呼吸的距離內,與他們對話. 直視加上特寫,幾乎壓的人快喘不過氣來,面對種種處境,不得不設身處地去想想.
導演Jason Reitman除了利用上述的手法直探觀眾內心外,電影也想辦法跨出螢幕踏進現實生活,讓觀眾感覺這不只是電影,而是活生生的人生寫照.
因為故事本來就是主角全美飛來飛去,電影的場景也就橫跨美國許多城市跟機場.電影善用了這一點來引起觀眾的共鳴,不但秀出故事的地點,更大方的把城市的名稱用字幕打在畫面正中間,因此不難想像當當地觀眾看到自己城市出現的那刻,戲院爆出掌聲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觀眾的內心,把螢幕上虛構的裁員,連結到當地的現實裁員問題.
在片尾,更是模仿莎莉遇到哈利的片尾,以紀錄片真人訪談的模式,讓一群真的被裁員的人在螢幕上,近距離的面對觀眾,講述被裁員的心得.這樣的技法,似乎已經是模糊虛構故事跟現實的慣用方法,讓觀眾看到,其實故事跟現實的距離,比想像中的還要近.
當然演員也是功不可沒,三個主要演員,George Clooney,Vera Farmiga, Anna Kendrick 在特寫鏡頭的仔細審視下,透過細微的表情變化表達情緒. 幾場精采的對話其實都是在這種眉來眼去下進行,比方說那一場三人第一次在旅館巧遇,在大廳沙發上,兩個中年男女和初入社會年輕女子討論感情.
而這部Up in the Air(飛型男日誌)最讓人心碎的一幕,則是由George Clooney擔綱演出,那種忽然的體悟的欣喜,卻緊接著無法挽回的發展,或是得而復失的空虛,看過的人無不感動落淚.
總之,雖然時空背景或許和美國外的觀眾有所距離,但好的電影總是能讓每個觀眾都有所得,而這部電影相信一定可以給觀眾一些感觸,因此三顆星推薦.
連結:
官網
地獄魔咒drag me to hell(2009)/***
2009年10月29日房貸欠繳,銀行不給延展,到底是誰的錯,銀行行員該不該為此下地獄呢?
drag me to hell(地獄巫門)即是在討論這個在後次級房貸泡沫經濟衰退的時代的最熱門話題, 到底是誰的錯,是銀行黑心,還是屋主貪財呢?
整片的結局似乎是為不同結局做準備,也就是說,如果必要的話,影片可以剪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滿足觀眾的喜好.因為這讓戲外的討論似乎更有趣,到底不同地區的觀眾,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如何呢? 是希望行員死的人多,還是希望行員活的人多呢?到底片商有沒有準備不同的結局我不知道,只好先把看到的版本當作是美國人的主流意見了!
整片片長不長,節奏平順,雖然起伏不大,但恐怖中帶點好笑, 雖然對恐怖片迷來說,可能口味不夠重,但是對一般觀眾來說,如果想要經歷一下心跳加速的緊張刺激,或是在心理上報復一下可惡的銀行行員,這是不錯的娛樂選擇,三顆星推薦.
NEXT/關鍵下一秒(2007)
2009年10月24日電影NEXT/關鍵下一秒的故事設定很扯:有一個人可以預測兩分鍾後的未來,為什麼? 因為沒有什麼事不可能阿!
好吧~我們可以接受以上說法(同時也接受很扯的FBI幹員要找這個預想家解除核彈危機 )。
我不能接受的是最後兩分鍾的結尾。
老套的編劇說,不能在最後加入隨機的意外,而這部片就是示範了為什麼這樣的隨機劇情不好。
這是另一部第六感式的電影,電影在最後一分鍾推翻了所有前面的假設。
為什麼第六感成功,而這部失敗呢 因為他並沒有真正推翻,而只是重複了佔據整部片大半的敘事手法: 就是不段的呈現一段現實,然後跟大家講這只是他的預見,如果到了最後一刻 還只是崇副玩弄相同的手法,只會讓整部片沒有任何基礎可以讓觀眾產生共鳴,因為畢竟 到最後,觀眾也可以解釋: 我門所見的結局,也只是另一個預見。既然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想像,那我們也可以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而不用看這部電影了。
如果硬要改造這部片的結尾,我想在主角在旅館床上預見完醒來後,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 至少可以保留住驚喜感。我知道導演編劇想表達那句:當我們看著未來,未來就會改變。
但我不認為這是多麼了不起的tag line。不如留下伏筆,讓觀眾自己想像。
其實有幾段動作場面不錯,導演拍過die anther day 也算是會拍動作片的。但是給主角會預測未來,絕對死不了的假設給害慘了。既然主角死不了,那場面在危險也不夠緊張,激不起觀眾的感覺。至少應該讓主角沒事受到一些擦傷,增加點人性,比較容易讓觀眾投入跟移情。
最後如果你不欣賞這種"一切都是夢"型的電影,那碰到這部你絕對要說:NEXT!!
*2008/10/24
精神分裂的重案對決 law abiding citizen (2009) /知法玩法/奉公守法/**
2009年10月19日Law abiding citizen(重案對決)有不錯的故事設定,一樁強盜殺人的案件因為檢察官Nick Rice(尼克)安排和罪犯協商的緣故,雖然讓其中一個搶匪伏法,卻輕放了另一個罪行其實比較嚴重的犯人.而案件中唯一倖存的生還者Clyde Shelton(克萊德),被害家庭中的父親,不但得忍受痛失妻女的痛苦,還得忍受正義無法聲張的痛苦,於是十年過去了,這個生還者決定自己討回公道,並且張揚法律的不正義.
片子的情節就此分叉,一個是討回公道,幫妻女報仇,血債血還的復仇動作戲,另一個是玩弄法律藉以彰顯法律系統荒謬無法伸張正義的諷刺法庭戲. 在劇情的趣味及深度上,當然是討戰法律系統荒謬的情節比較新鮮,具有話題性也讓人期待. 這也許也是本片編導的初衷,畢竟本片選了law abiding citizen這樣一個反諷法律系統的標題. 可惜的是,或許諷刺法律系統的情節編排難度頗高,於是在功力不足下,無法充分的伸張,滿足兩小時的電影,於是我們只在電影的前三分之一看到這樣的情節,而後就轉為誇張噁爛的缺乏說服力的復仇戲碼.這也難怪這部片的劇本在完成之後,又送給了其他編劇一修再修,可惜的是或許修整的大雜燴結果增加了賣座的可能--沉默的羔羊遇上SAW殺人魔,可是仍然無助改善劇情薄弱並且不一致的本質.
還好,對法律的諷刺的情節,仍然是本片最具可看的部分,我們看到原來的倖存者,犯下謀殺案後,由被害人轉為加害人後,如何藉由鑽研法律,得以有機會被假釋,並如何得以利用法律的運作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部分的情節,相信許多人都能產生共鳴.
可惜之後劇情急轉直下,主角變成像是SAW系列恐怖電影裡面的瘋狂殺人魔(99%影評都跟我一樣提到了SAW,這幾乎是大家的共識了),完全削滅的原先主角對抗法律系統的合理性,畢竟一個瘋子做出的行為,是沒有多大的價值,也無法讓社會有更多的反思. 這細微的差別就好像白米炸彈客跟瘋狂炸彈客的差別,前者或許可以讓人同理並且理解其行為,而後者則是完全的瘋狂,沒有任何可以理解或值得理解的部分.
最後結尾之爛,無庸置疑,在結尾前30分鐘呈現新的資訊本來就是編劇慣例的大忌,在本片荒謬劇情無解的情況下,只好神來一筆,勉強收尾,雖然企圖在劇情一路走來間舖梗,可惜本來就不是信福力高的編排,就算刻意安排了foreshadow預告一下,還是無濟於事.
在電影的影像表現上,呈現的是古典經典或是有點復古的風格. 以下挑選幾場印象比較深的紀錄一下.開場介紹電影場景用的幾個片段,由高處往下觀看費城,這個充滿美國傳統精神的城市,並且圍繞在幾個傳統,正義等等的象徵符號打轉,比方說town hall的William Penn雕像,算是蠻經典的開場.
前半段有一個警匪追逐的戲,就是逍遙法外的搶匪被警察追逐,然後跑到屋頂上,由一棟樓的屋頂跳到另一棟樓的屋頂,並且順便把槍枝丟棄,這個片段出現的時候,不免小小的驚訝了一下,活託是從西區考克的電影或是教父中跑出來的,想說雖是經典手法,可是幾乎完全仿效也拍的太經典了,不過倒是幫助營造了經典的氣氛.
在利用注射藥物處死其中一個搶匪的那場戲,則是有大膽的衝突式的蒙太奇剪輯,把注射處死搶匪跟檢察官女兒拉大提琴的畫面交相剪接在一起. 這種利用剪接不太相干的畫面的衝突來引發思考的做法,雖是古典,但在近來因為不常見也算新鮮.
主角入獄後跟檢察官在鳥籠般的監牢中審問,討價還價,試圖找到線索就下一個受害者的片段,光在預告片看到,就不難聯想到沉默的羔羊.
最後結局畫面中,那個假到不行的爆炸火場,圍繞著主角逐漸慢動作地燒起,好像是主角最終被地獄之火所吞沒,或是被自己的怒火所吞食,雖然不真實,但卻很漂亮,富有詩意.
在議題上,法律系統無法彰顯正義算是老議題了,過往彰顯的方式往往是透過復仇私刑,這片加上了法庭上以其人之道,還致其人之身的方法,增加了可看性. 另一個切入了議題是最近熱門的死刑問題,先是讓觀眾看到犯重罪的人被輕判,然後另一輕犯則被判了死刑這種明顯的誤判,來表達死刑可能造成的無法回復的誤判問題,然後要帶著觀眾觀賞死刑的執行,先告訴觀眾正式最人道的藥物注射,然後又讓行刑過程中出錯,讓受刑人痛苦不堪,露出猙獰面孔後掙扎死去,提醒觀眾在人道的表面下,死刑依然是殺人,而被殺者將承受無比痛苦的本質. 此外,本片還有觸及了法律系統政治的一面,比方說,法官的為所欲為,檢察官為了達成績效只好和罪犯達成協定等等,為觀眾提供啃瓜子聊天的話題.
選角上,多數配角的表現有目共睹,造成觀眾的移情作用讓本來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荒謬劇情增添幾分同理心跟同情,特別值得提及的包含演主角檢察官門徒Sarah Lowell的女演員Leslie Bibb,還有飾演市長的黑人女演員Viola Davis.可惜主角之一的檢察官Nick Rice角色還是選了黑人演員Jamie Foxx(傑米福克斯)飾演,並讓白人演員Gerard Butler(傑瑞德巴特勒)飾演聰明但是由善轉惡的壞人Clyde Shelton,這樣好萊烏政治正確的選擇,讓黑人扮演理智良心,白人扮演被矇蔽或扭曲的人性,雖然是市場運作的結果,可是也再度增強了種族角色在螢幕上的刻板印象.
配樂音效方面,或許是當代生活,音樂無所不在我們身邊,本片也和許多近期電影一樣,廣泛的使用畫面上出現的音樂來當做配樂的配樂手法.最精采的一段我認為是監獄中聽ipod配牛排,然後邀請獄友賞玩ipod的遙控器一段,把現實中音樂影響情緒跟電影裡音樂烘托情緒兩者間的虛幻與真實充分的融合,令人不寒而慄,相信ipod的音樂從來沒這麼恐怖過.
最後一提的是本片的導演是拍過Italian job跟Be cool的F. Gary Gray,看來又認識了一位有潛力拍爛片的導演,以後可以指名避免.
最後兩顆星要不要看隨便.
網摘:
Peter Bradshaw
太郎
Nights in Rodanthe (2008)
2009年9月28日有沒有民宿兼陪睡這種劇情的
當然有 Nights in Rodanthe就是這種好康的劇情
有沒有一夜情充實人生改變未來的 當然有 nights in Rodanthe就是這種蓋高尚的一夜情
有沒有媽媽鼓勵有好男人來外遇就不要放過的 當然有
醜男踰越專業的關係就是騷擾 帥哥呢?就是艷遇
這部李察吉爾賣弄風騷之作剛好就是最佳的示範
*2009/02/28
北極特快車碰上水晶骷髏的奪魂夜車Night Train (2009)/*
2009年9月2日北極特快車碰上水晶骷髏就是這部Night train(又譯暗夜列车).
故事是這樣的,冰天雪地裡,一個黑人列車長在聖誕夜裡和一個業務員及學生搭上了這班駛往死亡的北極特快車,因為車上還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手裡拿了一個據說看到的人都會死的寶盒.可怕的是,人人又都想要這個有著神奇吸引力的寶盒.
這片搭景很怪異,走的是摩登復古風,火車裝潢像是古老的東方快車,可是裡面的人還拿著手機講電話,更扯的是,可能為了讓攝影機在裡面自由活動,火車寬敞的不得了,比美豪華七四七客機.
裡面的黑人列車長不脫以往這種讓黑人擔任心靈導師,或是在一堆白人群體裡面比較有良知的那一位.奇怪了,讓一個白人作為一堆黑人的良知難道不行嗎?另外東方臉孔也是必然的沉默寡言加上有點遲鈍痴呆,配合上恐怖片必脫的一點點女性裸露, 這種俗套的安排讓角色變得跟人型立版一樣平庸膚淺. 唯一比較出色的是女演員Leelee Sobieski,他曖昧不明的邪惡眼神跟方臉藍眼小嘴似乎很適合演外表一般內心冷酷殘忍的邪惡角色,像是在88分鐘跟這片中,他這類角色的演出都很突出.
行進中的火車是安排密室殺人一類恐怖片很好的背景,但是這片的劇情中利用加入新角色來推展劇情,讓劇情的進行變得非常刻意 可沒辦法延伸那種密閉空間中人際間逐漸增長的緊張感.
整體的劇情又偏向道德勸說,缺乏那種脫離常軌的異常邪惡,無法吸引恐怖迷的注意, 對一般觀眾來說,劇情跟製作也不夠特殊, 一顆星難看強力不推薦
宣告revisionism 之死的X-Men Origins: Wolverine
2009年8月20日看完不怎麼有感覺的X-Men Origins Wolverine, 我唯一想得到的感受就是即將見證了一個潮流發展的極至,以及即將來臨的末路,對我來說,看X-Men Origins: Wolverine似乎見聞了revisionism的喪鍾.
X-Men Origins Wolverine開場極盡無聊又很長的回顧如果有Wolverine在的美國歷史會是怎樣,完全就是watchmen開場的翻版.現在是怎樣,拍英雄電影一定要來段歷史回顧嗎?一定要把人物角色穿鑿附會在歷史裡面嗎?或是看電影前,一定要向從前一樣,先播一些新聞剪影,幫助大家了解一下歷史嗎? 廣泛及毫無節制跟選擇大概就代表一個流派已經發展到極端,而要走入下坡了.
倒是,台灣電影這方面的主題才要開始嶄露頭角,也期待更多以不同角度回顧台灣歷史的電影出現
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
2009年8月11日感人,有意思,但不令人驚艷
讓我感覺人生就是再回憶中重建個人歷史,並再回億中重建自我並且影響此時此刻的作為,然後又回顧過去,張望未來.
自己小小的心得是,人總是不要自我膨脹的太快太大才好,許多人扮演演員編劇導演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是把這三者一把抓,因為自我掌握度高,反而沒有其他人的意見當作參考,而自我中心過度,忽略觀眾的存在,因此結果大不如前,那這片來說,這可以算是Charlie Kaufman幾部作品以來,我覺得最差,也最不容易入口的一片
總評感想就是,不看不會後悔,如果花自己錢看了後悔的可能性比花別人的錢高很多.是一部影評不敢講他壞話的電影,畢竟企圖心大,主題龐雜繁複,大家不敢不扮高深,可惜雖然勇氣可佳,但成果注定無法名留青史.
生不逢時的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危機倒數 (2009)
2009年6月30日
拆彈部隊是描寫在伊拉克拆彈的特種部隊的經驗.身為戰爭電影,又針對目前的伊拉克戰爭,這部片選了一個較少人切入的角色,拆彈部隊,試圖在既有的經典戰爭電影中殺出一條血路.
可惜這部片發行的太晚,讓一切的努力看起來都似乎和所有的事情不相干. 在這個後布希,後伊拉克戰爭的年代,反戰的政治正確在布希下台,少了明確敵人後,已經變得味如攪臘般乏味,再談反戰聽起來就是過時的破唱片,聲音破又惱人. 似乎大家都忙著迎接和解的新年代,就算戰爭依然持續,大家卻演不見為淨,想要趕快擁抱那個根本還沒來到的和平年代.
那描寫戰爭的殘酷呢,太多的戰爭經典在前,就算是本次的伊拉克戰爭,也有一籮筐的電影在前面擺著,實在很難令人引起動力觀看.
那描寫戰爭怎樣改變扭曲個人呢? 光是本次伊拉克戰爭,好說也有戲劇張力十足的In the Valley of Elah (2007),這部各個議題都隱晦不明說的電影,自然是無法與其相比.
唯一比較有看頭的,可能還是那種拆彈部隊生死一線間的天生戲劇張力ㄅ,可惜這部電影有比娛樂更高的企圖心,因此銷弱了本來可以大書特書的生死搏鬥,卻又沒有為他贏得期待的藝術價值.
我想到的一點點改變,就是讓前面開場死去的拆彈人跟後來接手演出大半的拆彈人改為同一個人.這樣一來敘事變成倒敘,先讓我們看到他的慷慨死去,再讓我們看到他在伊拉克的演變,最後一閃回到他回去美國本土時窩囊什麼都不是的生活,讓原先觀眾的疑惑一切都明白了.好像the hurt locker跟摔跤王,在這個意義層次上,相差不多了!
這片勉勉強強有所表現的,就是展現了當代戰爭下個人的主導性,也就是主角其實是自願面對生死搏鬥的,是自願從事戰爭的,而參戰與其是說為了家國等等原因,不如說是為了自己,這種去死比在現代生活中苟且偷生好的價值觀,多少諷刺的呈平社會看似祥和,但是卻隱含著種種不公跟無奈,或許這部電影可以這麼總結,戰爭是毒品,而現代生活正需要毒品來麻痺.
連結:
官網
《拆弹部队》:独行侠漫游战争奇境
電影死亡倒數88分鐘的心理戲
2009年6月17日88分鍾/88 Minutes(2008)是心理驚悚劇,是心理醫生跟精神病人的對抗。
然而,我第一個深刻的印象是所有的重要腳色都是女性,除了主角Al Pacino以外。這讓我更關注於影片本身以外的心理劇,Al Pacino自己的內心。是怎樣的一個心理,讓他再度選擇扮演這樣的腳色呢?為什麼他總是喜歡扮演這種被眾多女性圍繞,愛慕的角色呢。
偵探片困難之處,就是必須引導觀眾一同參予解謎的過程,太多的暗示,或不足的暗示都會讓觀眾失去興趣。大多的暗示,讓觀眾太早知道或太輕易知道真相,便會很快喪失解謎的樂趣,整部片就沒有觀賞的價值了。不足的暗示,讓觀眾根本無從猜到正確的解釋,或故弄玄虛,在最後一秒跑出突發事件解釋一切,擺明玩弄觀眾,帶來的是觀眾的憤怒及對影片的反感。本片的失敗比較像是後者。整各88分鍾觀眾像是無頭蒼蠅般被影片帶著團團轉,影片根本沒有安排機會讓觀眾一虧主角心理醫生的內心世界,我們不知道它位什麼惡麼作,不知道他在崴詢什麼。很快就喪失了對主角的興趣跟認同。
對於謀殺案的兇手,影片並非沒有提出暗示,例如:一開始對每一個學生的特寫,某女生跟醫生一夜之後早上起床後的動作,甚至課堂上的討論,以及不斷提起Jon Foster的案子等等。可是它缺乏的是對劇情對展的暗示,知道兇手可能是誰並非全部,觀眾還需要知道主角心理想什麼,準備追查哪一條線,這樣才有辦法追隨劇情下去。
或許是受到了電影timecode,或是電視劇24的真實時間的啟發,非要搞個追著真實時間跑的電影,以致於這片的推展大部分是由電話推展的-正如電視劇24一般。很清楚的,電話是只有聲音而已,而觀眾是在看電影,如果只是不段看到主角在影片中透過電影說書,而非看到真正的行動,無聊是可以期待的。更嚴重的是損及了對主角的認同跟喜好。如果觀眾不喜歡主角,那主角的生死便不是觀眾所在乎的,像我看到了前30分鍾後,就滿心期待結局是jack心理醫生自己是兇手,或是主角到最後真的死了,這也是唯一會讓我高興的結局,但這卻非此劇的構想,他們是期待觀眾能夠關心醫生的生死,觀眾會希望醫生能夠反敗維勝,找出真正的兇手。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看到的就是一個集度自我中心的大男人,被一群女人伺俸著,不是跟他一起追兇手,就是在電話後幫他打理,不然就是幫他的失誤擦屁股。這也難怪如果劇中認何一個女性想要殺他的話,一點也都不是瘋狂兇手,而變成合情合理的故事了,當然,這樣的結果不是本戲想要創作出來的效果。
在幾個嫌疑犯中,劇情給了助教跟助教男友最多的戲份跟線索,尤其是助教在前半場不斷的被暗示為兇手,這讓實際兇手的暗示相對的少,而且在重要的線索在最後一刻才出現,這種作法是大多數經典編劇法裡面所說最不應該的作法,因為既然前面都沒有出現重要的事情,代表線面的故事除了玩弄觀眾外,對劇情沒有什麼幫助,也根本不該出現。另一方面,對有經驗的偵探電影觀眾來說,這種不成比例的忽略反而成為輕易猜出結局的線索。
助教跟男友解除嫌疑的發展也是令人失望的。我們只看到助教寫了一封email給朋友,然後人家回信說他有不在場證明,然後就沒了,這樣的編排,跟說書沒什麼兩樣,實在是薄弱的可以。
演員的演出也有幾各明顯的瑕疵,不知道是該歸咎於演員或導演編劇的安排。最明顯的是助教男友被槍殺一段跟之後醫生跟助教發現一名他們非常不熟的伴遊女郎被殺死兩段戲的感情非常的不平均。助教聽到男友死了,只淡淡的說,真不敢相信,這跟他在發現陌生人被殺後的歇斯底里完全不成比例。
當然,本戲也有幾段不錯的戲,比方說一開場伴遊女郎邊劈腿暖身邊刷牙的片段,很巧妙的暗示之後兇手的殺人手法,也加強了醫生跟凶手的關連。另外助教回到家中,刻意脫去最外層的上衣,雖然仍是穿著合理的衣服,但也細膩的表現出對醫生的愛意。也是很不錯的設計。而另一位助理同時間也趕到醫生家,發現助教也在醫生家時,兩個女性之前的勾心鬥角,也加強了本片是女人爭寵的戰爭的主軸。表相是醫生跟即將被處死的凶手兩個男性的鬥爭,但劇中女性才是真正在戰場上廝殺的棋子,這兩個男生不過是透過電話,還有曖昧不明的感情操弄著這些棋子。
如果要改進這部戲,我倒是覺得可以砍掉不必要嫌疑人,像是助教男友或是可疑校警等,進而強調上述的主軸,強調女性角色跟這兩個男主角的關係,讓每個重要關係人都跟這兩個男生有所關聯,這樣一來,也可以順便強調劇裡曾提到的概念:自由意志不過是法律名詞。任何人都可以被任何人影響,學生可以被大學教授教育,自然同一個學生也可以被連續殺人犯指導。
最後的評分是兩顆星不推薦。
*2009/1
線上直播電影 巔峰戰士/絕嶺雄風Cliffhanger (1993)
2009年5月28日對於這部史特龍的Cliffhanger,當年看的印象至今只有模糊的不太好看的印象.
不過倒是從書上得知這片懸崖峭壁可是使用背投影特效方式拍攝,主角在前面演,後面的螢幕播放預先錄好的背景影片. 最常出現這種拍攝手法的就是老片中開車的畫面,通常一看就知道,這種方法拍攝的問題在於有時候兩者光線亮度差異太大,就很明顯的假.
自從更高科技的方式出現後,這種拍攝法就少見了,頂多被一些愛搞怪的導演拿來模仿老電影的風格.這片也算是見證這種拍法的尾聲吧!有興趣可以看看有沒有辦法看出破綻?
線上觀看:Hulu-Ciffhanger
其實沒那麼好看的--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2009)
2009年5月27日首先要先讚嘆一下電影編劇的水準,基本上現在的電影已經把電影這各媒體玩到如火純青,可以拿來改編詮釋來自各式各樣的其他媒體.拿文字書籍來說, 小說改編成電影當然沒什麼,短篇小說更是改編電影的最愛,幾乎是拿獎的入場券,可是現在電影更進化到改編非小說類的書籍,比方說這本實用書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也可以應市場需求改變成電影,當然更利害的是連地球是平的更不用提似乎有本經濟學的非小說freakeconomic也正準備改編成電影.
因此這部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收錯愛情風)可以從兩個角度談起,一個是以改編工夫來論高下,另外就是和同類的浪漫喜劇相比. 拿非小說改編電影的比較少,沒有多少可以參考.這部片論理的手法其實和書籍類似用的方法就是舉例歸納,說一個接一個的故事來闡述道理,讓讀者在讀過這麼多故事後,可以歸納出一各共通的到底. 這個改編電影繼承了相似的論述方式,都是用舉例法說明. 在電影怎麼舉例呢? 他選擇運用眾多的腳色的故事來應證這個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的道理.
那這樣的手法是成功的嗎? 我並不這麼覺得. 人物多的有點繁雜,總共有大概七段還是八段的感情關係要處理,等於120分鍾的電影,每一對平均只有分到15分鍾左右的時間,更何況主要的時間還集中在幾各重要的角色上, 再有限的時間內,如果人物設計的沒有辨識度很高,或是讓人從進場一下子就認同,當然就搞不清楚誰是誰,對裡面的腳色也很難留下印象.難以達到歸納的效果.
當然這樣的標準是嚴苛的,因為多角色本來就很難處理,要讓不同的故事產生共通的主題更是困難, 能夠處理好的幾乎都成為電影經典了. 只能說這片選擇了一個不是那麼簡單的方式,或許選用單一主角也能詮釋相同的主題,雖然無法涵蓋原作關於打電話,約會等等細節,不過這種種細節也不就是更多的例子罷了,如果精簡的例子能夠解釋相同的道理,其實傳統的一對主角也許是個比較妥當保守的安排.
和同樣是浪漫喜劇的電影相比呢?
從片尾訪紀錄片風格訪問片中主角的做法來看,這部片是企圖心很大的電影,企圖模仿電影當哈利遇到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的片頭片尾.這個模仿當然不只是想模仿他的紀錄片風格,而是想達到像哈利遇到莎莉般在浪漫喜劇這個電影類型的地位.
照某些人來看,哈利遇到莎莉,可是在浪漫喜劇類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電影,這當然不只是莎莉在裡面鬼叫鬼叫而已,而是這一片重新定義了浪漫喜劇,並且突破傳 統浪漫喜劇的模式,建立新的典型. 用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來說,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這片其實也想挑戰看看這部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在浪漫喜劇類型中是 the exception or the rule ? 是特例還是只是老套?
先看看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這個原作, 那這本書在說什麼呢? 電影跟原作在表面上的意義的詮釋應該是沒有差異的. 目的在說服大家相信很多習以為常的現象並非可以靠女性獨立自主的精神可以努力克服,因為這些現象只是反映出男生其實沒那麼喜歡女生,女生付出在多都沒有用. 可是我覺得在深入的詮釋上,電影跟書本便有所出入.
這本書的顛覆, 在於顛覆當代個人主義女性主義發展以來,強調女性在戀愛主動出擊,不以結婚或家庭當做戀愛最終目的等等的進步思想.當這些進步思想已經變成常態以後,顛覆這個常態的想法才有議論的空間.如果大家原來就一致同意本來就該女生等著男生主動,戀愛就是為了結婚,那這樣倡導不以結婚為前提就不戀愛,男生不主動就不回應,也就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了. 當然這本書的顛覆有多顛覆也是值得懷疑的,畢竟這本書的大前提是公主女王式的自我良好想法, 也就是我很棒,我很美,我有很多選擇, 我不用去愛我愛的人, 只要挑愛我的人愛, 不是我不好,是遇到的男人太壞,只要我能夠甩掉濫桃花,就能有時間讓白馬王子愛上我!
這片有掌握到原作的精神嗎? 我覺得這是有點可議的.照電影的傳宣來看,主打的是the exception or the rule,也就是愛情有沒有特例.這似乎是和原作精神有點差異. 雖然原作是用條列法一一列出許多規則,來說明合乎哪些規則就代表男生不怎麼喜歡這個女生.但是他主要的精神不在於戀愛有規則,甚至不在戀愛有沒有規則.
那這部片抓了the exception or the rule當重心是對的選擇嗎? 我認為不是, 在愛情裡面沒有規則,早就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在各種戀愛的故事裡面,這都是標準的公式,套句我最喜歡講的, 浪漫喜劇的基本規則就是真愛無敵: 因為愛,一切都能克服!
選擇了這樣的主題,其實就擺明了這部片就是the rule,標準的浪漫喜劇公式. 可是這樣又偏偏跟原作的精神剛好衝突,於是兩者硬要擺在一起,就變成了兩個主題都做不好的平庸之作.
如果要做標準的浪漫喜劇,只要弄好gigi跟pub老闆Alex就好了,頂多在搭配浪漫喜劇必備的好友角色,看是要gay還是閨中密友都行,或是來個兩對四人換換愛的老套也行. 這樣重點就可以放在gigi的rule是都不等男生主動(這點還有保留原作的概念),pub老闆Alex都不放真感情,然後兩人在戲中成長,放下心理障礙,用愛克服一切,各自打破自己的規則,達到真愛無敵,真愛沒有規則的傳統核心價值.
可是我在這片看到的是:沒有多加描述Gigi先前的規則, 著重Gigi聽了pub老闆Alex的話便開始套用新規則,最後兩人都打破自己的規則.可是因為Gigi是聽了這個還不算熟的路人甲pub老闆就相信規則,使得這個劇情不太有說服力,畢竟誰會去隨便就深信路人甲的話,馬上就拋棄貫有的行為模式,也因此拋棄才剛採用的新規則並沒有太多的劇情衝力, 因為是正常不過的現象,唯一的劇情張力便落在男生Alex拋棄規則上面了.女生則是本來就不怎麼相信規則的押!
這部片剛開始的架構(當然是從劇情劇本推敲來的,電影沒表現的那麼好),每一對關係裡面,女生的角色其實時合乎原作對當代女性的假設,都是勇敢追求自己愛情的人, 比方說透過交友網站積極尋找機會,不顧對方已婚的身份為愛付出, 或是就算不結婚只戀愛也沒關係.可是劇情的發展並沒有像原作假設的那樣,因為離開不愛自己的人(根據書本的標準),而遇上自己的真命天子:貝絲沒有離開不愛他的男友尼爾,珍妮跟不愛他的先生分開,卻也沒遇上白馬王子,安娜離開了不愛的婚外情對象, 理論上應該要接受一直愛他的寇納,結果安娜竟然拒絕他! 只能說,不是編劇擺錯了重點,只記得呈現聞道前的慘狀,忘記描述聞道領悟後的極樂仙境,就是編劇根本不怎麼信服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的真理.
如果要照原著精神改編, 那其實非常顛覆浪漫喜劇的套路,因為基本上浪漫喜劇都是在描寫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卻有點那種不必追求真愛,等著真愛來追求的味道.至於這種等愛的電影怎麼拍,就是種挑戰了.
可以簡單的套用真愛就在你身邊的套路,也就是女生本來忙於注意追求自己所愛的人,後來受了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的精神教誨,才發現默默培在一旁的男生才是愛自己的人. 問題是,這樣聽起來就不像浪漫喜劇了,像什麼? 有沒有一點青少年成長電影的感覺,也就是以男性青少年為主的成長喜劇,那種漂亮女生本來都不怎麼喜歡默默付出的男主角, 後來經過一番努力, 終於報得美人歸,比方說近期的superbad, 或是Zack and Miri Make a Porno. 可是這樣的電影可以得到女性觀眾群的移情嗎? 我很懷疑.
另一各我想到的類似套路,就是那種two lovers的現實主義劇情片, 一個是自己愛的人,一個是愛自己的人,既然自己愛的人不可求,那就退而求其次選擇愛自己的人吧! 可是,這是不是聽起來比較像大人看的劇情片,不像浪漫喜劇阿?
總之, 挑戰傳統的類型,其實要問的是觀眾準備好了沒? 這也是我覺得浪漫喜劇看起來容易,其實難拍的原因,因為要掌握時代精神很難,一部好的浪漫喜劇,幾乎可以總結那個年代的戀愛觀. 女性不主動的等愛,讓男生追女生是當代的戀愛精神嗎? 我很懷疑.
影評+意見:
P.
ismyway(這篇有人物關係圖)
達G
illyqueen
bambi519
葉伶芳
死亡幻覺2/再生回數/ S. Darko (2009) 的穿越時光之旅
2009年5月25日The Girlfriend Experience (2009)主角Chelsea逛過哪些服飾店
2009年5月23日七龍珠: 全新進化/Dragonball:Evolution(2009):純粹的漫畫是不夠的
2009年5月19日七龍珠是非常純粹的漫畫改編電影,他很快的幫助我掌握這個漫畫的內容大要,可惜七龍珠: 全新進化除了漫畫改成電影的那種幻想成真的效果以外,並沒有看到更多的東西.尤其是這個漫畫原作要表達的意義.
如果照我初淺的認識,這個電影大概是要表達"認識你自己""認識真我"一類的意義.
可是不同於當前幾部漫畫改編流行描繪的在普通人和英雄兩個角色中的掙扎,這部片並沒有太多內心世界掙扎的描繪,頂多只有主角跟主角爺爺口頭上不斷反覆說要認識真我而已.
也因此,這部片除了特效跟打鬥以外,並沒有剩下太多的內涵,於是只能成為普普通通的青少年電影了.
這部片的製作班底並非沒有平反的可能,他們現在只能期待本片的電影公司能夠像綠巨人電影公司一樣再投資用不同班底拍同一部漫畫改編電影,來驗證到底是電影的問題,還是漫畫的問題.
Yes man (2008) 沒問題先生/沒問題俠客/***
2009年5月18日Yes man沒問題先生還真的是一部沒問題電影.
開場的鈴聲跟結尾的片尾配樂前後呼應,製作用心.
金凱瑞的化妝造型也快讓人任不出是他來了.他的表演也算節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辦公室裡面他和上司互做鬼臉那段,讓他又重回以前金凱瑞式的誇張演出,真的,他應該要脫離那種表演了,相信他和觀眾都厭倦了,要事預告片有剪入這段,我想會趕走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觀眾.
劇情上結構清楚,沒有看不懂或跟不上的問題,只是前面再說yes的效果跟懲罰上的描述有點久,等到中間出現被誤認為恐怖份子的時候,就覺得劇情轉的有點硬,畢竟快結尾才出現轉折難免會有硬凹的感覺.還好之後的劇情前後呼應,之前出現過的人物通通在後面的劇情用上了,才化解這種突然加入劇情的怪異.
這部電影指涉了許多其他電影,其實這也是喜劇常用的諷刺橋段,像卡通simpsons跟family guy或是south park都大量的模仿嘲諷其他電影或電視劇,以金凱瑞卡通般誇張的演出,使用這樣的橋段似乎也是理所當然.有興趣解迷隱涉了那些電影的可以參考IMDB movie connection.
這些隱涉的橋段也是精心安排,為了怕觀眾不瞭解編劇的苦心,一開始就讓主角Carl在電影出租店裡選dvd,很清楚的讓觀眾認出一些電影來,把注意力引到片中可能會出現的電影,於是我們看到300,saw,transformers等等大家都認得出來的影片,然後慢慢在劇情中參入哈利波特跟300等等的電影party劇情,最後則是在表演和劇情上直接模仿經典電影,比方說fight club裡面有出現過的自我成長團體跟酒吧打架等情節,電影最後結尾的穿病人衣服騎摩托車簡直是crank的翻版.
劇情中出現自我成長團體或新興宗教劇情越來越常見,似乎也是在反映參加這種團體已經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了,fight club著墨很多,日片20世紀少年跟台灣電影流浪神狗人也有類似的劇情(不過是宗教團體).
個人看這個電影還有的小小收穫就是原來自己並不是唯一喜歡邊慢跑邊拍照的人,原來喜歡做這種事情的人還蠻多的,還有專門的術語Jogging Photography形容這樣的活動.
在電影所有的冒險活動中,有一項就是騎摩托車,所以生活在台灣的人也不用妄自菲薄,我們每天日常的生活,或許對地球另一端的人來說其實是小小的冒險呢.三顆星推薦大家看看
向電玩致敬的Crank: High Voltage (2009)/怒火攻心2/快克殺手2:極速電擊
2009年5月15日集所有電玩射擊遊戲元素於一身的電影:見一個殺一個,需要不斷的充電補血,靠著撿死人武器晉級更好的槍械.
開場的戲除瞭解釋劇情大綱外,還有建立風格的作用,本片開場片頭前的一段戲就把上述的作用一次清清楚楚的達到.
Crank片中愛情場面最令人稱道的當然是當眾做愛的情節,本片也不負眾望的加入和上一部相比算是超長版的公眾做愛,讓男女主角在跑馬場上盡情表現.可是這並不是動作片類型中把性愛動作場面誇張強化到這種程度的第一部,在shoot 'em up中,也有這麼段拿槍邊殺人邊做愛的動作場面,可以說動作片這種類型的性愛場面已經逐漸從男女主角私人的有愛情基礎的性愛演化到融合動作場面公開誇張的表演式性愛, 至於這是否會發展成動作類型的主流的表現方式,就還有待觀察了.
重新定義動作片的crank/快克殺手 (2006)
2009年5月14日crank 系列的必備元素:從昏迷中醒來就陷入一個困境,尋求解藥,公共場所做愛,不停的換武器殺人,不停的移動,大量非法使用藥物,看跟被看
從昏迷中醒來就陷入一個困境,可以在早先動作片系列伯恩中找到蛛絲馬跡.一清醒就面臨問題可以加速情節的發展, 因為一方面要面對即刻的危機,另一方面又要尋求長線危機如何發生
的解答.
不停的移動當然是動作片淵遠流長的要素之一,從mad max系列,speed等等都是在這主題上打轉
大量非法使用藥物倒是一個有趣的主題,本質上這片中藥物效果的呈現跟很多pot movie很像,在藥物效果方面多所著墨,比方說吃了就化身為超人,吃了產生幻覺,吃了產生快感等等.
但這片和傳統電影裡面藥物的呈現最大的不同在於crank片中的給他一個完美的合理藉口:為了活命只好吸毒.本質上這片中藥物效果的呈現跟很多pot movie很像,在藥物效果方面多所著墨,比方說吃了就化身為超人,吃了產生幻覺,吃了產生快感等等.
現代的自我跟他人的看跟被看在本片也有強烈的表達,一開頭就是主角從電視錄影畫面中認識自己,其他的從最普通的被偷拍,監視錄影帶的風格還有電視即時新聞的報導,到最後決戰前一刻在電梯中產生幻覺,兩個自我互相對話都是在玩弄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