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失戀痛苦記憶的科技已經發明了!The science of sleep戀愛夢遊中
2009年5月24日開場是本片戀愛夢遊中最好的部分,兩人的交往過程等只是電影時序的敘事手法不得不鋪呈的處理,最後也以落入俗套結尾。電影的敘事手法,譬喻,及對客觀現實及主觀感受的概念就是最有價值的部分了,其他的都是多餘的。
對我來說,這是一部探討本我跟自我的電影。
電影是以影音呈現概念的表達形式。在觀看電影的時候,畫面代表的可能是以全知者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也可能是個別角色所看到的東西,也可能反映的是一種觀點,一種看事情的角度。
在這部片裡面,許多非寫實的片段,我覺得是在呈現一種主角主觀的感受。是不是夢境我不知道,我也不認為重要,為什麼一定要把夢境當真的夢境,或許那只是一種比喻。不知道為什麼許多觀影后討論都繞著哪些是夢哪些不是,誰說醒著不能做白日夢,睡覺才能幻想?
夢境是可能是我們感受到的,我們期待的,而現實,只是相對客觀的面貌,對自身來講,所謂夢境或許更貼切真實。實際上發生什麼,永遠比不上感受到什麼重要。在戀愛中,誰不覺得像是在作夢呢?
透過電影,影音的呈現,許多相對客觀跟主觀的差異顯現的更明顯了。例如:現實跟想像的差距,事實跟我們感受的差距,還有我們想做的,跟我們真的做的事情的差距。
就像電影裡面呈現的那樣,每個人心中,就好像住著一個小人,操縱著我們的反應。這種感受應該是在平常不過的吧,透過影像畫面的呈現,這種現象似乎更真實了。
我觀看時注意的幾個主題:
認知:
實際上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跟我們感受到什麼及怎麼解釋所聞所見是不同的。哪種比較真實,哪種比較重要呢?
謊言:謊言是在人性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戀愛中的謊言。不是說謊言求生存的天性嗎?
既然如此,又何必太在意呢?
語言跟溝通:
誰說溝通靠語言?
有時候聽不懂或裝聽不懂更好?
碎碎念指數表(五顆星最高分)
電影院看指數:★★★ (沒有太多非要在電影院呈現的效果)
約會看指數:★★★★
文藝青年指數:★★★★
免費看指數:★★★★★
暴力指數:☆(幾乎沒有)
火辣指數:☆ (幾乎沒有)
快轉指數:不推薦(在幻想的片段,會有快轉的衝動,但你不會想漏掉一些關鍵對話,快轉節省的時間有限)
幕後花絮:★★★★ (有簡介怎麼營造幻想片段的佈景)
延伸閱讀:
導演Michel Gondry《王牌冤家》《靈魂的重量》、《火線交錯》
男主角蓋爾賈西亞貝納的公路電影《你他媽的也是》,《愛情像母狗》(Amores Perros)《火線交錯》
註:
1.寫完後參閱了相關中文評論,發現望文(標題)生義真是要不得,為什麼一定要依著標題而非影片本身去觀看呢?標題在創造中到底佔了多少比重呢?還是只是不得不給的標籤。以babel為例,要是沒有這個標題,可能整齣戲會更好看吧,導演自己也說,他是影片到最終完成階段都想不到標題,才忽然心生靈感,想到這個標題的...
2.基本資料請google查詢,如果你還沒做的話...
圖:參考http://wippub.warnerbros.com/movie/admin/copyrig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