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四面體/時間密碼/timecode(2000)地震是多重敘事的老梗
2009年5月5日多重敘事的結構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如何將眾多人物,眾多事件串連起來。
Altman的short cut是超級多人物的多重敘事故事,其中用的一各方法,就是利用地震,讓所有的角色都能夠經歷相同的重大事件,進而引起串連的效果。
沒想到,timecode(又名真相四面體/時間密碼)這片號稱創新的實驗影片,依然想不到更有用的更有創意的方法,所也也是利用地震,讓劇中人物有所關連。
在這部切分為四個螢幕的電影,要面對的是在人物尚未實質碰面,或在對話中互相關連前,如何讓觀眾感覺有必要關心這些人,這些人之間有關係。
地震的效果是:至少實質表明這些人物是在同一個地理空間,並且在同一時間感受。
這個老梗,這個電影用了不止一次,大概四次吧~
另一多重敘事要處理的議題是:為什麼觀眾要同時關心這些人,或是電影必須同時呈現這麼多人,而不關注於某些角色就好。
另一各重要的議題是:非要用多重敘事不可嗎?比其其他的處理,有達到更好的效果嗎?
如果只有呈現一各螢幕是污辱觀眾,那呈現四個螢幕,但又用各小小的箭號暗示觀眾的眼光才是真正低估觀眾的智商根判斷。
更蠢的是:把話塞到演員嘴裡,透過演員來解釋導演的企圖,甚至怕觀眾看不懂,還要教育觀眾。這不是更蠢的嗎?
當然,這種蠢事還不只做一次,在片尾最後,甚至再一次用字幕污辱了觀眾,利用字幕解釋這是連續時間,單機拍攝,演員即興演出。
這不但顯示導演信心不足,怕影片本身不足以說服觀眾,而想靠影片以外的其他東西來說服。
老實說,觀眾才不關心電影怎麼拍成的,重點是好不好看,演員即興與否,拍攝難度高不高關我屁事?
當然這片還是為他自己贏得了教科書的地位,就像一個IMDB使用者所言:他是嘗試一件事,告訴大家這件事可以作。
至少,我就是從電影相關的書Closely Watched Film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Narrative Film Technique (2004)
中看的這本書。對於這樣的電影地位,不知道算高興還是悲哀?
最後兩顆星不推薦,要瞭解怎麼在螢幕上放四個分割畫面的可以自己實驗看看在來比較Mike Figgis的手法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