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賭電影賣不賣座!
2009年11月1日要知道,賣不賣座,賺不賺錢的標準不在電影好不好,而是有多少人買票進場看電影,而大部分的人在看到電影前,根本無從得知自己決得電影好不好看,或自己喜不喜歡這部電影.
也因此,若不考慮大賣大賠等異常情況,保守考量票房的方法基本上不難, 看的就是:上映的廳數,電影的類型,檔期, 電影的語言,電影的分級,明星導演卡司,預告片的好壞,續集電影同系列之前的表現, 還有宣傳的情形等等.
廳數當然越多越好,就算知道電影好,如果廳數不多,也很難賣出更多的票,更多的口碑,恐怕只是讓潛在票房流向不知名處.
電影的檔期很微妙,一是檔期跟類型的配合,情人節當然是浪漫喜劇,萬聖節當然是鬼片,而假日影片會不會長銷又要看這個假期有沒有遇上連假,放假越多天,人們越無聊,看電影的人越多. 再來是同檔期影片的強弱,有時候一部電影會賣,不是本身好,而是對手弱.普通電影的票房可以這樣分析,永遠都會有一群不管電影院在播什麼都會去看電影院的人,這些人去電影院大半是社交的因素,約會的青年男女,殺時間的青少年等.而這群人當中,又會有固定比率的人去看動作片,相當比例的人去看喜劇,如果同檔期裡面,喜劇只有一部或是這部比其他部強勢,那就注定會在同檔期裡面勝出,就算和所有類似的電影相比,電影本身並不出色. 也因為檔期影響甚大,橋檔期也就變成非常精巧的工作,甚至出現電影公司彼此出招,出現上駟對下駟,或是棄守某檔期等等招數.
一部電影會不會吸引人去看,電影預告片佔了很大的因素,看完電影在比較預告片,就會發現很多預告片真的有話腐朽為神奇的功夫,就算電影本身在爛,只要能剪出一分半鐘精采的預告,電影就可以起死回生,所以就算喜劇預告片把電影裡面所有的笑梗全部剪入預告也無所謂,只要觀眾掏錢買票,就算除了預告過的內容以外,全無可觀,也增加了票房.好的預告片也是很多被拍爛的電影唯一能夠敗部復活的機會,也因此就算預告片掛羊頭賣狗肉,把悲劇剪成喜劇的預告片,把科幻片檢成愛情片等也就都不足為奇了,畢竟,電影票是只要賣出,概不負責,只要能把觀眾遍進戲院,就算觀眾罵聲連連,也無可奈何.
預告片的好壞,不在能夠忠誠反應電影內容,而在於能把觀眾拉進戲院.最基本的是要能夠呈現電影的類型,讓觀眾知道可以期待在電影裡面看到什麼,因為各種類型都代表一定的觀眾基礎,比方說,電影裡面會不會有怪獸,會不會有槍戰,有沒有爆破場面,女主角會脫到什麼程度,笑話低級到什麼程度等等,如果沒辦法讓觀眾一眼看出類型,很容易就會被打成藝術片,票房的期待馬上可以打上好幾折,這時候藝術片的預告片中打上的所獲得的獎項就變成唯一可以論斤論兩來估價的依據. 以喜劇片預告來說,最低的要求就是呈現的笑點要好笑,很多喜劇連預告都不好笑了,很難說服觀眾去看. 而劇情片最重要的就是簡單的提示故事,引發出觀眾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好奇. 預告除了昭告影片的內容類型外, 再來就是要把明星卡司等賣點剪進預告裡面,如果裡面有幾個可能有票房吸引力的明星,就要確保要把這些角色剪進預告裡面,就算他們不是擔任主要角色也沒有關係,而如果導演,製片,甚至配樂等等任何有票房吸引力的工作人員,也要讓觀眾注意到. 現在因為網路發達,也增加預告流通的機會,也因此越來越多機會可以採用亂槍打鳥的預告方式,也就是針對個個族群剪出投其所好的預告片,同樣一部片同時被剪成動作片,愛情片,喜劇,悲劇,科幻等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續集電影的處理更是簡單,基本上就是原來電影票房在打折處理就好,如果票房比原先好,就算賺到,沒有的話,也不會相差太多. 最多在考量原來劇情的延展性,有沒有辦法拍出延續原來風格劇情的影片,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影片都適合拿來拍續集的,硬拍續集也有可能吃力不討好.
而暢銷小說,漫畫,電影影集等改編的電影基本上也可以當作續集電影處理,先把原來的死忠的粉絲當作基本盤,在考量粉絲的年齡,考量改編成電影的難易度和可看性,加減計算.
當然在現在口語傳播迅速的時代,影片的口碑好壞越來越有機會影響第一週以後(Bruno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跟未來DVD的票房,可是目前為止, 大部分的決定因素還是上列幾點.
未來更值得觀察的是觀眾的在未上映前的期待度,不管電影拍的好壞,要是在上映前可以算準觀眾的期待度,而又能在上映首週一次把觀眾拉近戲院,幾乎就可以算出票房的賺賠,所以以後的趨勢將會是在電影開拍之際就開始算計觀眾人數,並且不斷的調整預算.
以上, 是被hsx.com激盪出來以不同角度來看電影的小小心得.
當然,猜電影賣不賣座,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連結:
golden trailer awards
Key Art Awards